現代各國對合同形式采用以不要式為原則,一般不加限制,法律只規定特定種類的合同必須具備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
第一,口頭形式
口頭形式的合同,簡稱口頭合同,是指當事人只以口頭意思表示達成協議的合同。口頭合同簡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廣泛運用。但是,口頭合同在發生糾紛時難以取證,不易分清責任。對于不及時結清的和較重要的合同,不宜采用口頭形式。
第二,書面形式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以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當事人協商同意的有關修改合同的文書、電報和圖表,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書面合同較口頭合同復雜,在當事人發生糾紛時舉證方便,容易分清責任,也便于主管機關和合同管理機關監督、檢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在實踐中,書面形式是當事人最為普遍采用的一種合同約定形式。
第三,公證形式
公證形式是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以國家公證機關對合同內容加以審查公證的方式,訂立合同時所采取的一種合同形式。公證機關一般均以合同的書面形式為基礎,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查確認后,在合同書上加蓋公證印鑒,以資證明。經過公證的合同具有最可靠的證據力,當事人除有相反的證據外,不能推翻。我國法律對合同的公證采取自愿原則。合同是否須經公證,一般由當事人自行約定。當事人要求必須公證的合同就須公證,不經公證不生效。但對一些重要的合同種類,法律也可以規定必須進行公證。當事人和法律都可以賦予合同的公證形式以證據效力或者成立生效的效力。
第四,鑒證形式
鑒證形式是當事人約定或依照法律規定,以國家合同管理機關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查的方式訂立合同的一種合同形式。鑒證是國家對合同進行管理和監督的行政措施,只能由國家行政主管機關進行。鑒證的作用在于加強合同的證明,提高合同的可靠性。鑒證也采取自愿原則。除國家規定必須鑒證的合同外,鑒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進行鑒證。對于地方性法規規定必須予以鑒證的合同,在作出鑒證規定的行政區域內簽訂時應從其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治安管理案件要立案嗎
2020-12-20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文書
2020-11-28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