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期租賃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租賃合同中,因為所涉及的權利內容不同。例如,有違約所引起的租賃合同的解除,有違約所導致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有租賃合同到期后出租人對于租賃物的返還請求權,有因承租人拒付租金所引起的追索租金的請求權等。雖然所依據的基礎法律關系都是租賃合同關系。但是,因為所主張的請求權不同,適用的訴訟期間也不同。即因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因為延付或拒付租金引起的糾紛應當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外,其他基于租賃合同所引起的糾紛均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辦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租賃合同應在租賃前進行辦理,保護雙方的租賃合法權益。如出現租賃糾紛的,因積極的按照租賃合同進行辦理,雙方不能協商的,可以收集案件證據,保護這類人員進行辦理案件,解決這類案件的租賃糾紛。
是否房屋租賃合同到期賠償裝修?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書格式?
怎么可以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合同的風險有哪些,怎么審查企業合同?
2021-02-03土地以租代征違法了哪條法律條款
2021-03-04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