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是在哪個程序
刑事和解可以在偵查程序,審查起訴和審判程序中進行
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是提出。刑事案件雙方當事人均有權向案件承辦單位提出和解請求。二是受理。刑事案件的受理,應由檢、法機關進行。受理后,應當審查提案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經審查認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條件的,辦案機關應填寫《適用刑事和解程序告知書》、《適用刑事和解程序決定書》一并送達給雙方當事人。三是和解。由檢、法機關促成被害人與加害人對話,刑事和解成功的,承辦人組織雙方簽訂《刑事和解協議書》,作為對被告人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或從寬處理的重要依據;和解不成的,當即制作《終止刑事和解程序通知書》并送達雙方當事人,依照審判程序及時作出決定或判決。四是監督。調解機關對加害人履行賠償協議的情況進行適時檢查、督促,并可以根據案件的性質、危害后果及賠償協議履行的情況作出決定。檢察機關視情形作出酌定(相對)不起訴、暫緩起訴或在提起公訴時向法院提出酌情從輕處罰的量刑建議;審判機關可視情形適用非監禁刑(緩刑、管制)、免予刑事處罰、訓誡、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
如果和解的一方當事人提出和解協議違背真實意愿,在承擔相應舉證責任后,可基于新的事實和證據重新啟動訴訟程序。檢察機關可撤銷不起訴決定,重新審查予以起訴。被害人也可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45條的規定,直接向法院起訴而將公訴案件轉為自訴案件。審判機關可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調解內容予以撤銷,并對全案重新審理。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雙方當事人要進行刑事和解的,是需要遵守合法、自愿的原則的,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的時候,是可以適當地對被告人從寬處罰的。更多相關問題,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糾紛誰有舉證責任
2021-03-13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