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案件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6條、第197條及相關規定,調解制度可以適用于非由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中及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這樣就將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及第三類自訴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排除在了適用范圍之外。這主要因為由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是代表國家集體行使權利,以維護公眾利益,具有社會公益性,而且這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權,不具有可處分性。而第三類自訴案件在本質上屬于公訴案件,犯罪行為侵犯的是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這與前兩類自訴案件受侵害的范圍僅限于受害人本身的特征不同。由此可知,這兩類刑事案件不能適用調解。
2.自愿原則。這種自愿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調解的提出和進行必須雙方自愿,必須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愿,這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它以當事人的處分權為基礎,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但調解自愿并不意味著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提出對案件進行調解。調解制度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與法院行使審判權相結合的產物,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提出,但必須征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其次,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自愿協議達成的結果,人民法院只能引導,不能任意干涉,代為決斷。
3.前提條件。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這也是法院調解的基礎。人民法院主持的調解只有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才能使當事人真正在平等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并自覺履行,從而提高法院的辦案質量和工作效率。
綜上,調解制度僅在幾類特殊的刑事案件中,在自愿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才能適用。基于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的差別,調解制度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又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例如,當事人達成調解的范圍受到嚴格限制,譬如在自訴案件中,當事人不能就刑事處罰部分達成調解。此外,在刑事案件調解中的當事人大多為犯罪行為中的加害人和被害人,一方給另一方造成的傷害往往較嚴重,這樣就使得雙方情緒對立,矛盾尖銳,彼此不大可能主動自愿地提出調解請求。因此在刑事案件的調解中,人民法院的作用至關重要。它需要法官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合情、合理、合法地促成當事人矛盾的解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