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案件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6條、第197條及相關規定,調解制度可以適用于非由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中及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這樣就將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及第三類自訴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排除在了適用范圍之外。這主要因為由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是代表國家集體行使權利,以維護公眾利益,具有社會公益性,而且這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權,不具有可處分性。而第三類自訴案件在本質上屬于公訴案件,犯罪行為侵犯的是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這與前兩類自訴案件受侵害的范圍僅限于受害人本身的特征不同。由此可知,這兩類刑事案件不能適用調解。
2.自愿原則。這種自愿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調解的提出和進行必須雙方自愿,必須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愿,這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它以當事人的處分權為基礎,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但調解自愿并不意味著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提出對案件進行調解。調解制度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與法院行使審判權相結合的產物,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提出,但必須征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其次,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自愿協議達成的結果,人民法院只能引導,不能任意干涉,代為決斷。
3.前提條件。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這也是法院調解的基礎。人民法院主持的調解只有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才能使當事人真正在平等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并自覺履行,從而提高法院的辦案質量和工作效率。
綜上,調解制度僅在幾類特殊的刑事案件中,在自愿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才能適用。基于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的差別,調解制度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又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例如,當事人達成調解的范圍受到嚴格限制,譬如在自訴案件中,當事人不能就刑事處罰部分達成調解。此外,在刑事案件調解中的當事人大多為犯罪行為中的加害人和被害人,一方給另一方造成的傷害往往較嚴重,這樣就使得雙方情緒對立,矛盾尖銳,彼此不大可能主動自愿地提出調解請求。因此在刑事案件的調解中,人民法院的作用至關重要。它需要法官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條件,合情、合理、合法地促成當事人矛盾的解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還有勞動關系嗎
2020-11-11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