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醫療事故的責任劃分,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這是一個比較容易引起糾紛的問題,也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那么,醫療責任事故鑒定標準是什么樣的呢?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醫療責任事故鑒定標準 是什么樣的
對于責任程度的判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認定醫療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賠償全部損失的100%)
2、主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60-90%)
3、次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20-40%)
4、輕微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賠償全部損失不超過10%)
實踐中還存在對等責任:即醫、患雙方各負擔50%。
責任程度的不同,對于賠償數額的影響較大,顯不了過錯程序與承擔責任一致的原則,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定的只要鑒定為事故不考慮責任程度一律承擔100%賠償的內容較為公正、合情合理。
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
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綜上所述,關于醫療責任事故鑒定標準是什么樣的,首先,根據醫療事故的輕重等級,是可以分為輕微責任,完全責任,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等不同的責任的等級類型的,在進行責任劃分的時候,要注意將就證據,不能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荊門律師。
繳納醫療責任保險多少錢
醫療責任事故由誰負責鑒定
醫療責任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