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醫療過失行為呢
醫療過失行為是指醫務人員在醫務活動中因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不是主觀故意而是客觀上有過失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行為。認定醫療行為是否有過失的關鍵在于醫療行為是否違反了有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和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衡量醫療行為主體是否有過失,不能憑主觀推斷,而要靠認真、科學地判定。
醫療過失行為可以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后果,無論這一損害后果的嚴重程度如何,都已經損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這一損害是患者到醫療機構尋求治療時由醫療機構附加給患者的。因此,醫療機構有責任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防止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
二、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怎么處理
1、當事人協商解決中,醫方是解決后7日內履行報告義務,需鑒定的由雙方共同委托鑒定。鑒定費由雙方協商預交和承擔。爭議解決前,衛生行政部門并無職責主動處理。對重大醫療過失事件,醫方應在12小時內報告、衛生行政部門應組織調查,并應當進行醫療事故判定或移交醫學會鑒定、鑒定費由醫方負擔。可見,準許當事人對重大醫療過失事件的民事責任之外的事宜自行協調解決,否定了醫療衛生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有悖法意。
2、盡管當事人可以據此申請處理,但申請后應適用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處理程序。當事人申請處理的,衛生行政部門應先在10日由審查,決定受理后方才判定或移交鑒定、鑒定費由申請人預交,不構成醫療事故的,由申請人承擔。誠然,發生重大醫療過失事件,醫方違反報告規定,患者可以申請處理。但其程序和各方職責,權利和義務卻相差如此之大,難以理解。
3、它同樣應適用訴訟優先原則,即凡訴訟中可能處理的問題,衛生行政部門不處理或終止處理。但責令醫方采取救治措施、對違反報告義務行為的處分等行政專有職權仍應履行。訴訟優先,明文規定適用于當事人申請處理爭議的情形。似乎因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而啟動的行政處理程序不應終止。但這勢必導致對同一問題,不同國家機關同時認定,這是不適宜的。另一方面,醫學會對法院已受理的事故鑒定,明文規定不受理,這勢必導致衛生行政部門可能根本無法處理。我們認為,因報告而啟動的行政處理程序,除專屬于行政職權處理的事宜外,應終止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