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合同違約責任 合同糾紛 合同法違約責任 合同詐騙罪 陰陽合同 租房合同違約 合同補充協議
當雙方不想再進行合同時可以選擇解除合同,或者其中一方無法完成合同內容也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時會需要寫一份通知書,小編將為大家提供一份解除合同通知書范文,并回答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希望大家仔細閱讀。
一、解除合同通知書范文
致______公司:
我公司與你公司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訂立________買賣合同。你公司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向我公司交付。我公司于__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使用過程中發現你公司交付的產品,具有以下嚴重質量問題。
1、————————————————————————————————————
2、————————————————————————————————————
我公司于當日就上述問題向你公司提出異議,并請你公司立即前來我公司協商解決有關產品質量問題。但至今你公司未派人前來解決質量問題。
依據雙方于————年——月——日訂立的——————買賣合同第————之規定,我公司特向你公司通知如下:
由于——————(文句應參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相應的解除權條件)————————你公司交付的產品質量存在上述嚴重問題,我公司特依合同約定通知你公司解除合同。
同時,我公司將保留進一步追究你公司違約責任的權利。(或,請你公司于接到通知后——日內派人前來協商有關合同解除的善后事宜)特此通知。
————公司
二、解除合同有哪些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解除合同時并不是隨意的,只有符合特定的情況才能解除合同,如果是不按照這些情況來,那屬于違約的范疇。小編列舉了四種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仔細了解一下。解除合同通知書范文小編已經給出了詳細答案,供大家參考。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365的律師。
公司與員工解除合同怎么賠償?
什么情況賣家能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的訴訟時效適用問題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管轄小結
2021-02-28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