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出現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看,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2)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3)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4)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5)法律上不能。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
(6)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會被超期羈押
2021-02-05家屬被公安機關帶走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5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