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雙方忘了約定利息咋辦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根據法律規定,約定個人借款利息的利率可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數)。否則超過部分的利息不受保護。
借貸分為有息借貸和無息借貸兩種,其中公民之間的生產經營性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生活性借貸利率。生活性借貸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兩倍。《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時,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也就是說,借款人和出借人根據自愿協商一致可以約定利息,但利息不得高于同期銀行利率的四倍,高出的法院不會支持。如果沒有約定利息,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公民之間的個人借款如果沒有約定利息,就視為沒有利息。欠條,沒有約定的,也是沒有利息,但是過了還款日,沒有還的,到時可以要求按銀行利息計算。
個人借款沒約定利息如何處理
我國《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這里的“不支付利息”是指在約定期限內或無約定期限時,借款權利人催告并主張利息前,借款不支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9條規定:“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貸款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按照上述規定,定期無息貸款逾期還款出借人沒有主張利息,或不定期無息借貸雖已催告但未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利息,反之,則應支付逾期還款利息。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我想您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希望在您實際解決問題時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事實上,我國法律對此的相關規定還是比較全面的,只要大家按規定行事,遇到法律糾紛時及時地向專業的律師咨詢,就一定能夠有效避免自己遭受損失。大家遇到此類法律糾紛,自己處理是容易出問題的,因此小編建議您最好是請我們律霸網網站的律師來幫助您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12315網上投訴有用嗎,消費者投訴法律程序怎么走
2021-01-13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草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