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逾期利息的計算截止時間是什么
逾期借款利息計算的截止時間因無法律規定,在學界存有很大爭議,也是司法裁判中較為棘手的難題。現將不同觀點,概述如下:
第一種觀點認為,逾期借款利息應計算至借款償付完畢之日止。此觀點在實務中占主導地位,支持者眾多,并被大多數法官在判決時所采用。其理由是:《民事訴訟法》第232條雖然規定了被執行人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借款人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行為又是違約行為的繼續。既有法定又有約定,依約定優于法定之法理,貸款人有權要求借款人支付至借款償付完畢之日的利息,同時也可選擇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第二種觀點認為,逾期借款利息應計算至判決確定的履行期(又叫寬限期)滿之日止。持此種觀點者亦不在少數。其理由是:司法裁判的主要目的是定紛止爭,法院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進行確認后,判明是非曲直,確定一個履行期限,要求借款人必須按此期限履行義務,這是法律的強制力所在。借款人若不按此期限履行義務,則應承擔公法的責任,如民訴法上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刑法上的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等。
第三種觀點認為,逾期借款利息應計算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止。持此觀點的人數不多,其理由與第二種觀點的理由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民法通則》第?108條規定了“債務應當清償”的原則,該原則中當然含有全面、及時清償之義。只有在債務人暫時無力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才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此分期償還的例外規定即為寬限期,在學理上叫“恩-惠條款”。《合同法》第206條規定,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此“合理期限”一般為10日,即使未經催告,從起訴到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往往也大于10日。有定期的借款,期限屆滿,借款人就應當清償債務,更無寬限期的問題。給予借款人一定的履行期限或寬限期,主要是對暫無履行債務能力的債務人的“恩-惠”。據此,斷無給予不依法履行債務的人“恩-惠”的必要。實務中一律判決給予借款人一定的寬限期,曲解了立法本意,應屬裁判權的濫用。
第四種觀點認為,逾期借款利息應計算至貸款人起訴之日止。持此觀點的人數最少,可謂曲高和寡。其理由是:借款人未按約定期限還款或者經催告后仍不還款,貸款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依法提起訴訟,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法院只能對已經發生的事實進行認定并予裁決,而不得對未發生的事實進行認定和裁決,即不能對將來發生的事實進行預決。從貸款人起訴之日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的期間,是法院審查裁決階段,根本談不上借款人違約。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借款人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則應承擔公法上的責任,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逾期利息的計算方法
我們知道,借款合同依貸款人性質,分為商業借款和民間借款。前者是指由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人的借款,后者是自然人間及法人與自然人間的借款。對于逾期借款利息的計算方法,因借款合同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區別。
一是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對借款期限、借款期間的利息及逾期借款利息有約定的,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應從其約定。商業借款的逾期利息只要不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標準,民間借款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不高于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就應按照其約定的利率計算。
二是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只對借款期間的利息作了約定,對逾期借款利息沒有約定。商業借款的貸款人既可以按合同約定的借款期間內的利率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亦可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其選擇權在于貸款人,而民間借款只能要求借款人按合同約定的借款期間內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商業借款按合同約定的借款期間內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的理由是:依當然解釋方法,“舉輕以明重”,借款期限內尚需支付約定利息,借款逾期后更應按期限內的利率支付利息,即合法行為尚負支付約定利息之責,違法行為則更應負該責任;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的理由則為:根據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定之法理,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未作約定的,可按國家的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三是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既未對借款期間的利息作出約定,也未對逾期借款利息作出約定,此類合同多見于民間借款。又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定期的無息借款,一類是不定期的無息借款。定期的無息借款,貸款人則要求借款人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按銀行貸款利率支付逾期利息;不定期的無息借款,貸款人則從向借款人催討借款或從起訴之間起要求按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3條,《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工若干意見》第8條、第9條的規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的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哦們可以了解到如果借款未按照規定償還的,將會產生利息費用,逾期借款利息一般產生在借款還清的截止日期之后。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扭送行為是否算非法拘禁
2021-02-18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