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監察行政處罰需要聽證嗎
依據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行政處罰時,是不需要進行聽證的,但用人單位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九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理決定前,應當聽取用人單位的陳述、申辯;作出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理決定,應當告知用人單位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勞動監督檢查的原則
1.保障勞動者權益原則
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地位而言,勞動者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因此,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有責任和義務對作為弱勢群體的勞動者提供法律保障。對于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應當進行查處和處罰。
2.公開公正原則
勞動監督檢查執法活動原則上應當向社會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勞動監督檢查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監督檢查的執法依據。勞動監督檢查的職責、內容、舉報投訴電話也應該向社會公開,既保障了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也是社會公眾監督的重要途徑。公正原則要求勞動檢查監督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在執法中要平等地對待任何行政相對人,不搞差別待遇。實施處罰時,必須依法辦事,要按照違法的情節、損害的后果等因素,綜合確定處罰的數額。
3.高效、便民原則
在監督檢查執法活動中,相關部門應盡可能不影響用人單位的正常生產和經營活動,并及時查處和糾正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嚴格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監督檢查事項,提高工作效率,不影響用人單位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及時處理違法違紀行為。這一原則,貫穿于《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始終。按照這一原則的要求,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舉報投訴的電話、監督檢查機構的地址,設立舉報投訴信箱,有條件的可以開通網上舉報,方便群眾舉報。
4.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這一原則首先要求行政機構明確處罰的目的是教育當事人,促使其自覺遵守法律。即處罰是手段,不是目的,但也不能只教育,不處罰。既要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給予必要的處罰和制裁,又要通過教育增強其法律意識,實現監督的雙重功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行政處罰時,是不需要進行聽證的,但用人單位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退伍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2020最新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2020-12-16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