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民法上,可引起債的產生的法律事實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依法成立后,即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合同是債的發生根據?;诤贤a生的債,稱為合同之債。合同之債是當事人在平等基礎上自愿設立的,是民事主體開展各種經濟交往的法律表現,也是債的最常見、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二、單方允諾
單方允諾也稱單獨行為或單約束行為,是指表意人向相對人作出的為自己設定某種義務,使對方取得某種權利的意思表示。依意思自治原則,民事主體可基于某種物質上或精神上的需要為自己設定單方義務,同時放棄對于他方當事人的對價請求。因此,單方允諾能夠引起債的發生。在社會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單方允諾有懸賞廣告、設立幸運獎和遺贈等。
三、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的行為。依法律規定,侵權行為發生后,加害人負有賠償受害人損失等義務,受害人享有請求加害人賠償損失等權利。這種特定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侵權行為之債。侵權行為之債是除合同之債以外的另一類較為常見的債,它由非法行為引起,依法律規定而產生,以損害賠償為主要內容。
四、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為他人管理事務或提供服務的行為。無因管理一經成立,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管理人有權請求本人償還其因管理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本人有義務償還,此即無因管理之債。無因管理之債與合同之債一樣,都是因合法行為而發生的,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合同之債為意定之債,無因管理之債為法定之債。
五、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而獲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損失的事實。依法律規定,取得不當利益的一方應將所獲利益返還于受損失的一方,雙方因此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即不當得利之債。不當得利之債與侵權行為之債、無因管理之債同屬法定之債,其特點在于,它既不像合同之債那樣基于當事人的合意而成立,也不像侵權行為之債那樣因不法行為而發生,或像無因管理之債那樣因合法的事實行為而發生,而是基于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發生不當變動的法律事實(事件)而發生。
六、其他原因
除上述發生原因外,債的關系還可因其他法律事實而產生。例如,因締約過失,可在締約當事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拾得遺失物,可在拾得人與遺失物的所有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因防止、制止他人合法權益受侵害而實施救助行為,可在因此而受損的救助人與受益人之間產生債的關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的一些債的發生的原因。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從重情節有哪些
2021-02-07職業病診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07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