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個人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這里所指的“公務員”既包括領取薪金的正式國家工作人員,也包括受國家機關委托執行公務的個人及法律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人員。簡言之,凡依以法律或委托從事國家公務或協助公務的人員,均在此列,但不包括假冒公務員從事公務的犯有欺詐行為的個人。公務員承擔個人賠償責任分為幾種情形:
1、凡從事與國家公務無任何關聯的純私人民事行為造成損害的,公務員須負個人侵權賠償責任,如稅務管理員與鄰居打架的致人傷害,國家機關司機為家人運貨撞傷他人等均屬之。
2、與執行公務無關的個人犯罪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由公務員個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如公務員犯有殺人、詐騙、盜竊之罪造成他人損害的,均由個人賠償。
3、公務員執行公務時犯有個人嚴重過錯造成損害時,一般由公務員個人負賠償責任。“個人過錯”概念源自法國,與公務過錯相對。指公務員執行職務中有故意、惡意行為或重大疏忽,超出職權范圍的行為。個人過錯可能發生在兩種情況中,一是過錯發生在執行公務以外的行為,稱為與行使職務有“客觀上的脫離,”的行為,實際上指前兩種情況。此種情形由個人負責較容易理解。二是個人過錯發生在執行公務中,通常因公務員的某種缺陷、一時沖動和疏忽大意而產生,稱之為與行使職務有“主觀上的脫離”。如執行公務時公報私仇、蠻橫無理甚至付諸武力。
公務員個人賠償責任具有兩類特征:第一是公務員行為與公務無關,即使有關,也須以公務員有故意,惡意為條件。在執行公務中,無任何過錯或只有過失而無故意的,個人一般不負賠償之責。第二,對公務員作為自然人的純個人行為:犯罪行為;公務執行中的個人過錯行為,受害人依以民法請求公務員個人負賠償責任,一般不得依以國家賠償法向國家請求賠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