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企業名義債務如何承擔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所謂擅用是指法人或其他組織應登記而未登記即以法人或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根據最高院適用民訴法司法解釋》第49條之規定,因為此時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是不存在的,此時引發的債務由直接責任人承擔。
根據該條司法解釋,冒用法人、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由此產生的債務也由直接責任人即冒用人承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經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冒用單位名義簽訂的經濟合同無效。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經濟合同法的問題的解答》里對冒用行為則做詳細規定:(1)合同簽訂人利用委托單位的合同專用章或加蓋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合同的,委托單位對合同簽訂人簽訂的合同承擔責任。(2)合同簽訂人持有委托單位出具的介紹信簽訂的合同的,委托單位及合同簽訂人承擔連帶責任。(3)合同簽訂人未持委托單位出具的任何授權委托證明簽訂合同的,如果委托單位不予追認,責任應由簽訂人自負。
《最高院適用民訴法司法解釋》第52條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銀行帳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對由此產生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經濟合同法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中規定:“對借用其他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的經濟合同,應當確認為無效合同。出借單位與借用人對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負連帶責任。”“借用人與出借單位有隸屬關系或承包關系,且借用人簽訂合同是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則可不做為無效合同對待。出借單位應與借用人對合同的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負連帶賠償責任。”
前條司法解釋還規定:“合同簽訂人盜用單位的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簽訂經濟合同的,應當確認為無效合同,一切責任由盜用人自負。”
根據上文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因為不存在真正地法人或其他組織,那么發生的債務就應該由冒用人直接承擔,因此冒用人需負責一切責任。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