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詐騙泄露個人信息罪的量刑
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適時發布。《解釋》將明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同時包括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所涉及的寬嚴相濟、犯罪競合、單位犯罪、數量計算等問題。
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主持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法消息稱,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處于高發態勢,既嚴重侵犯了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又往往與電信詐騙等其他犯罪存在密切關聯,社會危害日益突出,必須依法予以懲治。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將“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擴大了犯罪主體和侵犯個人信息行為的范圍。司法實踐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具體定罪量刑標準尚不明確,一些法律適用問題存在爭議,亟需通過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為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啟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委托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等進行前期調研,廣泛征求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院內各相關審判庭、各高級人民法院及有關互聯網企業的意見,并召開專家論證會研討論證,修改形成送審稿,提交本次會議審議。
如何界定“公民個人信息”范圍
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行蹤軌跡等全面信息
最高法公布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中,有一起為五人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個人戶籍、車輛檔案、手機定位、個人征信、旅館住宿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尋找客戶并獲利,最終被判刑。
實踐中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尚存爭議,這次發布的司法解釋予以明確規定:刑法相關規定中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昆表示,這樣的規定是基于全面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現實需要。“對于例舉以外的個人信息,當然還有很多,司法實踐中要根據司法解釋規定,把握‘公民個人信息’的要件特征,準確作出判斷。”他說。
刑法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對此,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規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也屬于“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我們的個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在接聽電話的時候要提高警惕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這樣就會損害我們自己個人利益,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保戶須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