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議權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發展、傳承和演進,必定有其特定的背景,有其獨特的可行性保障,下面筆者擬對此點進行論述。
設立量刑建議權制度的可行性保障
1、量刑建議權制度的法理依據
量刑建議權本質上屬于司法請求權和法律監督的提示權,是公訴權的應有之義。其目的是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從而遏制犯罪,并以恢復被破壞了的法律秩序為使命。在程序工具主義意義上是實現國家刑罰權的一種“助權”,是國家刑罰權實現的準備和條件,在刑事司法過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所包含的實體性要求只有通過審判才能最終實現。這就排除了公訴機關行使量刑建議權是對法院審判權的“越權”侵蝕和分割的可能性。
2、量刑建議權制度的法律基礎
當前反對我國檢察機關行使量刑建議權的最大理由是,“量刑建議權的行使,須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而我國刑事訴訟法并無量刑建議權的規定。”筆者認為,對此應當從合憲性和合法性兩個方面來考察。首先,檢察機關作為公訴人行使量刑建議權是符合憲法精神的。我國《憲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其次,檢察機關在法庭審判中行使量刑建議權與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并不沖突。《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條規定:“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定罪是量刑的基礎,量刑是定罪的結果。在法庭審判中,公訴人的任務就是要向法庭證明被告人犯罪行為的存在,并以此為基礎要求法庭對被告人判處相應的刑罰。那么在庭審中,公訴人對案件情況發表意見,當然應當對于定罪和量刑兩個問題講明自己的看法。再次,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一)款規定,檢察院在法定情形下可以建議或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簡易程序的啟動,本身就是檢察院對被告人可能判處刑罰的評估,這是以檢察機關行使量刑建議權為前提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傳銷的查處舉報機關有哪些
2021-02-28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