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有效。
其實民事合同中的滯納金在法律上不應稱之為滯納金,由于民間法律意識淡薄,大家都叫它滯納金,其實法律上而是稱它為違約金。
1、當事人在協議中約定了滯納金可以視為違約金。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3、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4、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因此,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是合法的,但是約定的違約金數額過分高的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法律規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里有針對逾期付款的行為做了約定,而買家是真的有逾期付款的情況發生,賣家是可以根據自己遭受到的損失來維權。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給滯納金但是對方又不給的時候,維護自己權益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助自己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