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就是法院在判定一個人是否犯罪以及判處何種刑罰,必須依照法律的明確規定,不能隨意判案。具體說,只有法律將某一種行為明文規定為犯罪的,才能對這種行為定罪。判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罪,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標準,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要求的,不能任意解釋、推測而定為有罪,并且在罪名的認定上也要按照法律的規定,法律規定是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同時,對于犯罪的處罰,即判什么刑,也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量刑標準,輕罪輕判,重罪重判,不能輕罪重判,重罪輕判。
另外,罪刑法定原則在法律的適用上,還有以下幾個重要含義,一是時效原則,即認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必須以行為時的法律規定為準,有的行為,在當時法律并未規定為犯罪,但事后由于法律作了補充、修改,該行為被規定為犯罪,根據罪刑法定原則,不能用事后的法律去追究法律頒布前發生的行為。另一個含義是,對于刑法的規定,法院不能作出超越法律原則、界限和法律原意的解釋,法院的司法解釋必須在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必須遵從法律的原意,不能創制法律。第三,罪刑法定原則應當嚴格禁止類推。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則是相對封建社會的罪刑擅斷而言的,確立這個原則,是現代刑事法律制度的一大進步。
我國1979年制定的刑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罪刑法定原則,但仍然是以這一原則作為立法和執法基礎的。鑒于當時實際情況,刑法中規定的犯罪比較少,而犯罪情況很復雜,可能出現一些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需要追究,而法律又沒有規定的情況,因此,為了有利于同犯罪作斗爭,原刑法在堅持實行罪刑法定原則的基礎上,規定了有嚴格控制的類推制度,即對于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的犯罪,可以比照刑法最相類似的條文定罪判刑。原刑法對類推的規定,是嚴格限制在必須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范圍內,在實踐中,最高人民法院掌握也非常嚴格,批準的類推案件極少。1979年刑法實施十幾年來,我們在同犯罪作斗爭方面不斷積累經驗,適時作出了一些補充規定,1997年新修訂的刑法,對犯罪行為和處刑作了進一步明確、具體的規定。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司法制度,推進依法治國,新修訂的刑法取消了類推制度,明確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實行這個原則,對于防止司法工作人員濫用權力,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罪免處能考公務員嗎
2021-02-20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責任準備金
2020-11-24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農村換地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