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損害賠償權利人有哪些
人身權,是“財產權”的對稱,又稱“非財產權”或“人身非財產權”,是與權利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的、以特定的精神利益為內容的民事權利。一般可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兩種。由于人身權與權利主體的人格和身份密不可分,因此它是一種專屬于權利主體自身的權利,不得轉借與讓與(已故作者的著作權糾紛是例外)。同時,人身權又是一種絕對權(又稱對世權),人人都必須尊重和不得侵犯。
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賠償權利人通過向賠償義務人請求賠償而實現權利救濟,對外表現為一種請求權,即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是權利主體因為人身遭遇傷害而請求賠償義務人給予賠償的權利,它是一種請求權,具有相對性和非公示性。因為它并非專屬于權利主體自身,所以可以依法讓渡或者放棄。從理論上講,凡是能夠合法受讓此種權利的人都可以成為合法的賠償權利人,因此其范圍是非常廣泛的。
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讓渡方式,可以概括為兩種——法定讓渡和約定讓渡。例如,受害人死亡,依《解釋》轉由其近親屬行使該項請求權就屬于法定讓渡;受害人在受傷后或者受傷前,也可以約定將此類請求權有償或無償讓與他人行使。當然,這樣容易引發一定的道德風險,及至出現其他違法行為,因此一般不提倡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約定讓渡。
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功能決定了賠償權利人外延較大
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功能在于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平衡社會利益。因為當權利人自身難以或不能進行權利救濟時,必須得有其他救濟主體和救濟方式、救濟途徑來進行彌補,否則就會出現公眾廣為關注的“撞了白撞”(注:車輛撞死了人,因沒有其他賠償權利人向賠償義務人主張權利而沒能獲得賠償。)等權利救濟失衡的情形。其他救濟主體如何參與到救濟程序中來,或者哪些主體可以參與其中成為合法的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人?如果所有的人或者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該類主體,則可能導致人人都可以管卻人人都不管或許多人打著維權的旗號而肆意妄為,出現社會混亂;如果沒有人或者很少有人能成為該類主體,將會出現權利救濟不力。因此,法律必須把能夠通過權利讓渡而成為賠償權利人的主體界定在合理的范圍內。
關于財產損害賠償還有許多不懂的話,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律霸網網律師會為你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什么程度可以離婚
2020-11-11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