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起訴別人在網上發布個人隱私的行為嗎(《民法通則》于2020.12.31失效)
可以的,《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侵害隱私利益的民事責任方式,應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害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按照全部賠償原則,予以全部賠償。?侵害他人隱私,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根據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侵害人的得利情況,侵害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受訴法院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予以酌定。
二、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網上公布他人隱私的行為是違法的,按照法律規定是可以進行訴訟解決,嚴重的要負法律責任,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違約金上限30%司法解釋
2020-11-10刑事案件法院什么時候給舉證期限
2021-02-08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土地流轉和承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8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