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怎么形成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損害賠償】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離婚精神賠償是指夫妻一方有過錯致使婚姻家庭關系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的一方所受的精神傷害,有過錯的一方應承擔賠償無過錯方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
離婚獲精神損害賠償的情況
1、婚外性行為。
配偶不為婚外性生活,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本質要求,是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體現。夫妻性生活的排他性決定了婚外性行為是影響婚姻關系穩定的首要因素。
《婚姻法》規定的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婚外性行為的表現,現實中婚外性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各種婚外性行為導致婚姻解體的實例也是舉不勝舉。隨著國門打開西風東進,西方性解放思想使婚外性行為愈演愈烈,對婚姻家庭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破壞也日益嚴重。
應當提起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婚外性行為有下例6種: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包養情人、賣淫嫖娼、通奸、第三者插足等。
2、危害家庭的不良行為。
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是《婚姻法》規定的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法定情形,將其歸入危害家庭的不良行為中。賭博、吸毒兩大惡習不僅是違法行為,如長期為之,并不亞于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給另一方造成的傷害,《婚姻法》規定為離婚的理由,卻沒有規定可以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
其他危害家庭不良行為是指四種行為以外危害家庭生活造成婚姻關系破裂的行為,如“網絡婚姻”,因網戀引起的離婚訴訟從無到有日趨多見,作為“精神外遇”的網戀,影響了配偶之間感情的交流,已經成為婚姻解體的新殺手。
3、侵害配偶生育權。
生育權在配偶間互為權利和義務,他人也負有不得侵害配偶生育權的義務。
將侵害配偶生育權作為提起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之一,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第一,侵害配偶生育權的行為在現實中客觀存在;第二,侵害配偶生育權具有潛在的危害性,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規定,一對夫婦終生只能生育一個孩子,故意侵害配偶生育權,當配偶已不能生育或離婚后不能再婚時,就會導致侵僅后果的產生;第三,第三人也能對配偶生育權造成侵害,如妻子因與他人通奸而懷孕生子,第三人的通奸行為不僅侵害了丈夫對妻子的性權利也侵害了丈夫合法的生育權。
在離婚的時候如果有符合精神損害賠償條件,受害方是可以要求對方給自己相應的賠償,具體賠償的數字可以雙方好好協商。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條件或是申請步驟、賠償的標準等等你都不是很清楚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尋法律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國家有明確規定征地拆遷的主體是誰嗎
2021-01-10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1-01-14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