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物權法,依據國家物權法規定,高空墜物給人造成傷害,物業公司在一定條件下,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侵權責任法規定,高空墜物,難以確定物主的,由建筑物使用人賠償,后果嚴重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找不到責任人,所有住戶都有責任賠償。
一、國家物權法》規定, 高空拋物是違法行為。遇上這樣的情況,首先應第一時間向社區所在物業管理公司反映。如果發生了高空拋物、墜物,造成財產、人身傷害,物業公司在一定條件下應當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也就是說,人們從樓上往下扔東西造成路人受傷或死亡,這種結果往往是由于肇事者應當預見但沒有預見,或者能夠預見但過于自信。如果高空拋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話,應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肇事者有可能被判過失致人重傷罪或過失致人死亡罪。在民事上,假如找不到責任人,則推定所有住戶都有“拋物”的可能,應由所有住戶一起賠償,除非住戶能舉證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該規定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較為合理,體現了公平原則。
二、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而非連帶責任。
理由: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另外,按份責任的承擔也可以起到預防類似案件發生的作用。
而連帶責任,一是過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責任,達不到息訴的目的且不利于社會安定;二是有違公平原則,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連帶責任,則會讓真正的加害人逍遙法外,使得正義無法實現;三是連帶責任將導致內部之間求償權的無法實現。
三、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時,除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因此,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確定是否免除當事人的責任。
第一,“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確定了具體的侵權責任人。相較于被害人來說,可能加害人與實際加害人同住一棟建筑物內,對于建筑物的情況較為了解,具有地理優勢和人脈優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找出實際加害人來免除自己的責任。
第二,“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舉證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證據證明自己于侵權行為發生時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內或傷人物品不可能歸屬自己從而在時間上或客觀方面免責。
第三,不可抗力。《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此,在發生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時,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墜落,即便查明了墜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擔責。
綜上所述,高空墜物物權法,物權法明確規定了物的所有權,有權利就有責任,高空墜物如果是因為不可抗力事件,自然災害等造成的傷害,可以免責,如果是拋擲,墜落物品,給他人造成傷害,除非能夠證明自己沒有侵權,否則對于可能侵權的人,一律有責賠償。
發生高空墜物,物業公司要賠償嗎?
小區高空墜物責任如何認定
高空墜物傷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流轉合同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1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公司拆遷補償員工證明
2020-11-21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征地拆遷維權為什么要請律師
2021-01-262020年安置房拆遷具體有哪些新規定
2021-03-23拆遷談判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