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義務幫工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幫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賠償權利人請求幫工人和被幫工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規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幫工人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不能確定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的,可以由被幫工人予以適當補償。”
第二條第二款規定:“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的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適當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在義務幫工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其賠償的責任主體是被幫工人,被幫工人承擔的是一種無過錯的責任。幫工人在幫工活動中致他人人身損害,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應對他人的人身損害結果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關于情誼行為
情誼行為是指行為人以建立、維持或者增進與他人的相互關切、愛護的感情為目的,不具有受法律拘束意思的,后果直接無償利他的行為。情誼行為本身不屬于民事法律行為,而是處于法律調整范圍之外的純粹生活事實。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可依其意思表示的內容而引起民事法律關系設立、變更和終止的行為。也就是當事人實施該行為時就有設定權利義務的想法。比如簽訂合同,雙方都具有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義務,享有各自權利的意思。
情誼行為最早在1903年德國帝國法院所判馬車翻車案中確立。該案中一個駕駛員駕駛馬車,他出于情誼,同意一個朋友的請求并搭載他。途中一拐彎處馬受驚撞到一棵樹上導致車翻,并使該搭載的朋友受傷并很快死亡。德國帝國法院判決中拒絕了死者家屬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因為其認為當一個人無償搭載另外一個人時,僅僅涉及一個沒有法律意義的純粹生活事實。
根據分析,可以得出,義務幫工不屬于情義行為,而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關系。但情義行為不屬于任何民事法律行為,而是一種處于法律調整范圍之外的純粹生活事實。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義務幫工是否屬于情義行為”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還存在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判刑標準
2021-01-11企業合同的風險有哪些,怎么審查企業合同?
2021-02-03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