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備權益轉讓條件
權益轉讓必須在其轉讓的標的(房屋)尚處在期房階段方能實現。期房轉化為現房在實踐中有兩個條件:一是預購人與開發商簽署了房屋交接書,二是開發商辦理了房地產初始登記手續,取得了新建商品房房地產權證(大產證)。當前述兩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成就時,期房概念消失,權益轉讓受到阻礙,預購人可以待取得該房屋的房地產權證(小產證)后,以二手房過戶的形式實現轉讓。
二、征得開發商同意
根據《上海市房地產轉讓辦法》的規定,期房權益轉讓只有在預購人尚未付清預售商品房總價款時,才必須取得開發商的同意。預購人在已經付清預售商品房總價款時,只要書面通知開發商即可。但在實踐操作中,由于部分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操作慣例對于上述兩種情況并不區別對待,所以預購人(轉讓人)均需取得開發商的同意,方能實現權益轉讓。開發商通常采用在預購人(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的《權益轉讓書》上加蓋公章的形式,表明其同意。
三、買賣雙方繳納契稅
權益轉讓中的轉讓人(預購人)具有雙重的法律地位,他既是向開發商預購期房的買方,又是向受讓人轉讓房屋期權的賣方,因此在開發商、轉讓人(預購人)和受讓人之間形成了連續的兩次交易行為。根據契稅納稅義務人的法律特征,權益轉讓中的轉讓人(預購人)必須繳納其與開發商形成的預售合同關系所產生的契稅,而權益轉讓中的受讓人則應當在申領以其為權利人的小產證時繳納權益轉讓協議關系所產生的契稅。
四、權益轉讓的法律后果
根據《上海市房地產轉讓辦法》的規定,預售的商品房轉讓時,預售合同載明的權利和義務隨之轉移。因此,當權益轉讓中的轉讓人(預購人)實現了期房的權益轉讓后(以權益轉讓書完成預告登記為標志),他就從法律上解除了在預售合同中與開發商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權益轉讓中的受讓人繼受。受讓人日后可以直接與開發商進行房屋交接、辦理產權過戶(申領小產證)等手續,并以合同向對方直接追究違反預售合同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電路有問題誰擔責
2021-02-01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村干部賄選如何處罰
2021-01-11涉外離婚訴訟有什么風險
2020-12-10攝影作品著作權侵權投訴程序
2020-11-30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