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擔保法》、《繼承法》有效期限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很明顯,同借款合同一樣,保證合同也具有很強的人身性,保證人死亡后,合同效力應該不終止。保證本質上是人保,即以保證人信-譽作擔保。信譽又是由什么組成的呢?它應該包括財產、社會關系、社會背景等等,而首當其沖的應該還是財產。實踐中,保證合同保證主合同目的的順利實現主要也是依靠保證人的財產。也就是說,如果保證人無財產作基礎,一旦主合同債務人無法履行合同義務,主合同債權人將面臨債權實現的困難,所以,我們認為:保證人死亡后,其信-譽仍在,應該以其信譽對主合同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既然信譽還在,那保證合同的效力就應該不受影響。
相關知識:保證人的義務轉移給誰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司法解釋,都未曾對此作出規定。很幸運,在《法國民法典》第2017條這樣規定:“保證人的義務得移轉于其繼承人,但保證人如負民事拘留的義務時,不在此限。”根據此規定,也印證了上面的觀點。
結合《法國民法典》的規定,我們以為:繼承人可以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選擇繼承,進而承擔相應責任。
保證期間有哪些特征
1、保證期間是由保證合同的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由法律直接規定的,但首先是約定期間。該特點表明,若是約定的保證期間,只有債權人和保證人才有權約定,因為只有他們才是保證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與債權人、債務人與保證人約定“保證期間”的,均不發生保證期間的效力。
2、從債權人角度來看,保證期間是債權人應當積極行使權利的期間。保證期間是催促債權人盡快對保證人行使保證債權的期間。
3、從保證人的角度來看,保證期間是保證人有可能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而不是必然要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并且,即使保證期間已結束,也并不意味著保證人就絕對地免除了保證責任。
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條 【主合同變更對保證責任影響】債權人和債務人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協商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內容,減輕債務的,保證人仍對變更后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加重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和債務人變更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不受影響。
看完本文之后,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都了解清楚了吧,就算保證人死亡對于保證合同的效力依然存在,這點法律規定十分重要,不會被終止,對于在擔保的相關債權人來說要知道法律上的規定。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偽造離婚證違法嗎
2020-12-04行政法制監督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020-12-02如何處理非法轉租問題
2021-03-15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住改非拆遷經濟損失應該怎么補償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