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公寓的土地使用權只有40年,而住宅的土地使用權是70年。雖然兩者在目前都能用來居住,但兩者仍在法律上被確定為不同的使用用途。
現在全民對房價都十分敏感,很多人為了買房掏空了所有積蓄,還背上了不少的房貸,對于一些買房經驗不足的購房者來說,通常關注的焦點在房子本身,而對房屋的產權并不太在意。
本例中的購房者劉先生就是如此。他在售樓處看房時,置業顧問向他介紹了項目存在“住宅”和“公寓”兩種類型。不過劉先生對著兩者的差別了解并不對,雖然當時強調了要求買“住宅”,但卻在沒有認真核實房屋用途的情況下就直接簽合同了,最后讓自己陷入被動。
實際上,現在很多項目都是住宅和公寓混建,這二者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產權年限,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而公寓大多數是40、50年。
第二、公寓不具備住宅的部分功能,比如公寓不通燃氣,能源只能依靠電力,它的居住成本較商品住宅要高;
第三、貸款方面,公寓必須要求50%首付只能使用商貸,不享受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住宅則可20%首付,可以用公積金貸款,可享受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
第四、落戶問題,公寓一般不可落戶,也不能保證孩子上學。住宅則可落戶,孩子可以上學。
第五、在得房率方面,由于公寓的消防標準要高于住宅,且住戶密度大,導致得房率最高只能達到7成左右,而住宅呢,得房率能超過8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同一個小區的公寓和住宅相比,其保值效果要更差。比如公寓的光照標準比住宅低,導致公寓會比同地段住宅的價格低。
律師認為,購房者買房時應仔細詢問清楚項目產權性質,如果開發商在和購房者簽合同時對沒有明確告知房子使用性質,涉嫌欺詐。如果購房者需要退房并要求賠償,須證明自身損失有多少,維權存在一定困難。而開發商正是抓住了購房者維權成本高的現狀,才敢不回應。
最好的方式還是在合同簽訂階段,明確房屋使用性質,不給開發商可乘之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犯財產罪辯護詞
2021-01-11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中國公民在國外結婚需要帶什么證明材料
2020-12-04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