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時候進行房屋租賃,當事人也是需要辦理相應的租賃手續,其實也就是進行租房的備案登記,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后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影響到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不過當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那此時要提供的證件也不一樣,究竟房屋租賃的雙方需要提供什么證件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房屋租賃的雙方需要提供什么證件
1、出租人
(1)房屋所有權證(復印件)或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
(2)個人居民身份證或單位法人資格證明;
(3)委托他人代管的房屋,可由代管人申請,代管人除提交上述證件外,還應提交房屋產權人委托其代管的委托證明;
(4)共有房屋出租的、除提交(1)、(2)款規定的證件外,還應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的證明。
2、承租人
(1)承租人為個人的,提交居民身份證;
(2)承租人為境外人員的,提交公安機關簽發的居留證件;承租人為境外單位的,提交國家安全局批準的有關文件;
(3)承租人為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的,提交有關單位或組織的有效證件。
二、房屋租賃糾紛如何處理:
首先民事法律糾紛一般以協商為主,協商不成的,申請仲裁解決或者民事訴訟解決
協商不成的,應當按照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的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解決。
(1) 申請仲裁解決問題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定方式。但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雙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約定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若事先在合同沒有約定,事后雙方當事人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將不予受理。
反之,雙方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約定,或者事后已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向法院起訴,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為的效力,一旦判決書生效,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民事訴訟解決問題
若當事人在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訴訟方式解決的或者在糾紛發生后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租賃當事人違反相關規定,致使租賃合同無效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租賃當事人一方未履行相關法律規定的義務,致使租賃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規定義務的一方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由于辦理房屋租賃登記需要交稅,因此現實中很多人其實在租房之后并不愿意辦理一個備案登記,但其實這樣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因此作為房屋租賃的雙方,在就租房達成一致之后,最好還是辦理一個登記備案,一旦發生糾紛那是對自身利益的一種保障。
租房押金條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什么是公租房,什么人群才能申請公租房
租房中介費怎么算,通過中介租房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