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知情權侵害
包括公司章程、董事會與股東(大)會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會計報表、帳薄與記錄查閱權,提請審計確認公司財務狀況權,公司經營狀況質詢權等遭受侵害的糾紛。
2、公司董事會、股東會召集、召開請求權侵害
鑒于我國目前公司比較普遍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的現狀,此類糾紛主要表現為受公司大股東(控股股東)掌控的公司董事長(或執行董事)對中小股東公司董事會、股東會召集請求權的侵害。
3、公司盈利分配權侵害(股利分配權糾紛)
4、股權轉讓或新股認購權侵害(股權轉讓權糾紛)
其中,除通常的股權優先受讓權或新股認購優先權、增資擴股優先權外,還應包括有待《公司法》立法確立的公司部分股東權益在遭受其他股東侵害而其他途徑維權不能、出資公司目的無法達成情況下的公允(如參考公司凈資產值)轉讓股權請求權,它與下述第6種非目前《公司法》法定解散請求權之外的在公司權力博弈陷入僵局、部分股東出資目的無法達成情況下的解散公司請求權,應作為被侵權股東的備選權。
5、股東共益權侵害
這是最廣泛的一種公司股東權益侵權糾紛。包括大股東或公司高管關聯交易、個別股東抽逃資金或挪用公司資金、侵占公司財物、公司董事或高管怠于或不當履行職責、少數股東非法干預或不作為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管理等非法侵害公司權益,并間接侵害其他股東共同利益的侵權糾紛。分全部股東共益權和部分股東共益權。
6、解散公司請求權侵害
包括我國《公司法》法定情形下的解散公司請求權侵害,更應包括在公司權力博弈陷入僵局、多年不分紅、部分股東出資目的無法達成情況下的解散公司請求權侵害。對此,我們寄希望于新《公司法》立法。
7、股權(股份)與股東身份確認權侵害
表現之一是為規避《公司法》有關有限公司股東人數上限不得超過50人的規定而在公司設立時普遍采用一帶多代表登記股東侵害股東及其股權確認與行使權的糾紛。之二是怠于或故意拖延辦理股權(股份)轉讓工商變更等法定手續侵害受讓人權益糾紛。之三是在公司部分股東涉嫌出資不到位、抽逃資金或挪用公司資金無法歸還等情況下,其他股東請求重新確認公司股東身份及其各自持股比例的糾紛。
8、公司剩余財產分配權侵害。
在主體上,公司股東權益侵權糾紛可能涉及到股東與股東、股東與公司、公司高管與公司或股東、公司與股東,由于上述提及的利益沖突、立法與操作缺陷、司法救濟乏力,公司股東權益侵權糾紛實際表現形式與內容遠非上述所能羅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