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對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原則,有補償性原則與懲罰性原則兩種觀點。在知識產權領域內,采用懲罰性原則具有相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合理的制度設計應當是:對于非故意的侵權,適用補償性原則;對于故意的侵權,適用懲罰性原則。這樣的制度安排既符合經濟原則也符合公平原則。
【關鍵詞】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補償性原則;懲罰性原則
面對滾滾涌來的知識經濟浪潮,國際社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日趨強化。知識經濟的核心是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強化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以鼓勵知識創新、保護知識創新,從而充分調動人們進行創新的積極性,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知識產權損害賠償作為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主要方式,如果不能達到合理性和統一性,無疑會傷害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和知識創造、傳播的積極性,進而傷及發展知識經濟。鑒于此,本文擬就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原則問題作一初步探討。
一、知識產權侵權損害的范圍和特性
了解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范圍和特性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賠償原則的前提。
(一)知識產權侵權損害的范圍
知識產權損害的范圍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①:
1.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造成的財產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所謂直接損害是指因侵權而導致的被侵權人已有財產的減少,例如商標侵權淡化了商標的識別能力,使其演化成商品的一般名稱,這種侵權的直接損害結果是使“商標權”這一知識產權最終歸于消滅,從而其負載的價值減少為零;再如作為商業秘密的專有技術被侵權人公開披露而成為公知技術,由此造成直接知識產權損害。在操作上,我們可以將侵害前的知識產權價值與侵害后的知識產權價值進行比較,其價值之差即為直接損害。所謂間接損害是指因侵權而導致的被侵權人可得利益的喪失,如應得而未得的專利使用費、銷售利益的減少等等。
2.因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知識產權往往具有經濟權利和精神權利的雙重內容,因而對知識產權的侵害往往不僅會造成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失,而且也會造成對被侵權人的精神上的損害。比如,企業的商業信譽、商品信譽,不僅與經濟利益直接相關,而且往往其本身就具有商品價位,因此在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中,如果侵權人的侵權行為破壞了被侵權人的商譽、商品信譽、專利技術的信譽或者其他各類聲譽,將導致精神損害。
3.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或為獲得法律救濟而支出的費用。這一部分的支出項具體包括:(1)聘請律師的費用;(2)為調查取證所支付的費用,這部分費用包括權利人為調查取證所支付的公證費、差旅食宿費、文件與材料復制打印費、鑒定費、咨詢費、審計費、購買侵權產品的費用等;(3)為制止侵權或進行訴訟所支付的費用,如為防止侵權產品的進一步擴散而申請訴訟保全的費用、為消除不良影響、恢復商譽而發表聲明的費用等;為訴訟所支付的費用包括案件的受理費、訴訟費等[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妻多夫制是真的嗎
2021-01-25如何制訂國有企業改制方案
2021-03-24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