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法律的規定(《國家賠償法》第27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2條,《產品質量法》第44條等)及有關司法解釋中分析,死亡賠償金僅指對死者近親屬的精神損害的補償,并不包括被死者生前撫養的人的生活費用,也不包括喪葬費。
被死者生前撫養的人的生活費賠償屬于對間接受害人的損害賠償,是因侵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生命權后,造成被死者生前撫養的人的生活來源喪失而確立的賠償。根據《民法通則》第119條的規定:侵權人“造成公民死亡的,并應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因此,該“必要生活費”賠償性質上屬于財產損害賠償。需要明確的是,該賠償請求權人可以是與死者有法定扶養關系的人,也可以是與死者有事實上扶養關系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死者的近親屬在請求死亡賠償金的同時仍然有權提出“必要生活費”賠償,兩種賠償性質不同,前者為精神撫慰,后者為財產賠償。
喪葬費是死者近親屬為埋葬死者遺體或骨灰而支出的實際費用,是侵權致人死亡的特有賠償項目,在性質上也屬于財產損失,所以,死亡賠償金與喪葬費是兩種賠償。而《國家賠償法》第27條的規定,一方面認為“死亡賠償金”與“喪葬費”不同,另一方面又將二者合并計算,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亂。
對死亡賠償金的具體賠償數額,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死亡賠償金的數額都有客觀標準;實際生活中,因礦難事故或空難事故而引起的死亡賠償通常都有統一標準,而不論死者的身份如何,這種方式體現了人格平等精神,也與精神撫慰金性質相符合,這一點與財產損害賠償有明顯不同。
一般說來,在航空公司未列明賠償細目和未明示排除某項賠償項目的情況下,其支付給受害人家屬的一次性賠償金應包括了在有關法律中規定的所有賠償項目。因此,受害人家屬在領取這種一次性綜合賠償之后,不得再就其他損失請求賠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死者生前與保險公司簽訂有人身保險合同,死者的近親屬對侵權責任人的死亡賠償金請求權,并不因保險金的賠償而受影響。因為它們分屬不同法律關系,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賠償,彼此之間不具有可替代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男的多大能拿證
2021-02-03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農村房屋拆遷兩個戶口如何安置
2021-03-17離婚時裝修款如何補償,離婚時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1-26拆遷宅基地地上的人參怎么補償
2021-02-04離婚時拆遷補償如何分割
2021-01-28公房拆遷哪些人屬于安置對象
2020-12-22舊城改造拆遷安置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