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某公司雖實力雄厚,但由于經營中資金一直難于收回,漸漸舉步維艱。至2007年底,雖經多方催收,卻仍有300多萬元貨款沒有收回。無奈之中,公司突發奇想:何不向社會公示債務人名單,迫使他們基于怕名聲受損或不想被人認為是“老賴”而付清欠款?于是,從2008年2月起,當地電視臺在8個電視頻道中打出了該公司的游字廣告,不但將這些債務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布之于眾,并稱如不在限期內繳清,將提起訴訟。
【分歧】
就公司的行為是否侵犯被公示債務人的名譽權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這些被公示的債務人欠款屬實,且經過多次催收仍無動于衷,公示的目的僅僅是促使他們付款,那些債務人是“罪有應得”。
第二種意見則認為公司的行為違法,已經侵犯被公示債務人的名譽權。
【管析】
袁-梅同志認為公司的行為違法,已經侵犯被公示債務人的名譽權,筆者不同意該觀點,認為公司未侵犯被公示債務人的名譽權,理由:
1、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生活安寧依法受到法律保護,不受他人非法侵擾、知曉、搜集、刺探、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但隱私權必須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因為任何權利都有其相應的義務,而保護隱私權相應的義務就是不違法、不侵犯國家、集體及他人利益。而被公示債務人的“老賴”行為,違反了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和當事人雙方的合同約定,屬于違法行為;且該行為侵犯了公司的合法權益即依法依約收回自己債權的權利,故被公示債務人的欠款不還的行為不屬于隱私,公司在電視臺公布債務人名單的行為未侵犯被公示債務人的隱私權。
2、公司的行為不構成對債務人的侮辱。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公司僅僅是公示了債務人名單,即就是向社會公開債務人欠款不還這一事實,沒有使用暴力,如果要將該公示行為列為其他方法,也就是公開了他人的隱私,而前面筆者已闡述債務人的欠款不還的行為不屬于隱私,故公司的行為不構成對債務人的侮辱。
綜上,筆者認為公示債務人名單不構成侵犯名譽權。
何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額賠償法院會調解嗎
2020-12-15怎么轉讓一個有債務的公司
2021-01-18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