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當中,多半會因此而產生糾紛,無非就是圍繞醫療事故責任以及賠償問題展開的一系列糾紛。那么患者及其家屬在處理這類糾紛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比較好的維護自身利益呢?以下是具體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醫療機構應按規定書寫并負責妥善保管病歷,對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的病歷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醫療機構應當應患者的要求在醫療機構內醫、患雙方在場情況下為其復印門診病歷(患者保管的除外)、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檢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客觀病歷資料,主觀病歷部分按規定不能復制,所發生的復印費由患者先行支付。其他病歷在發生爭議時依法封存,由醫療機構負責保管。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或者搶奪病歷。
2、當發生醫療事故爭議、醫療糾紛時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依法保存可能與患者發生的不良后果有關的藥液、血液等現場實物。患方在場的醫、患兩方共同封存,患方不在場的由該機構醫務部門人員封存,由醫方保管。
3、醫患雙方對患者死因有爭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醫、患單方或雙方提出并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醫、患單方提出尸檢的, 另一方不同意的應在尸檢申請單上簽署“不同意尸檢”,不簽署的可以采用第三方見證,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由不同意方負責。醫方代表應為該機構醫務部門人員,患方代表應是死者的法定第一繼承人或法定第一繼承人的書面委托人。患方對在醫療機構存放的尸體超過2周不處理的,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公安部門備案后由醫療機構處理,相關費用由患方負責。
4、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縣級市、區)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處理,對患者死亡和可能為二級以上醫療事故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接到醫療機構報告或者當事人提出的處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移送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但當事人不能在處理期間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衛生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已受理按自動放棄處理。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處理申請10日內作出中否受理的決定,自受理之日起5日內將有關材料交由 醫學會組織鑒定,并通知申請人;對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當事人不服首次鑒定,在收到首次鑒定15日內可以向通知其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再次鑒定申請7日內交由省級地方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5、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醫療糾紛的三條途徑:一是醫、患兩方自行協商解決(鼓勵按此方式解決),由患者本人、患者死亡的其法定第一繼承人或者他們的書面委托人向醫方(醫方代表應是經治醫師、經治科室主任、該機構醫務部門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并說明相關理由,醫方同意的協商完成;醫方不同意的可以提出醫方處理意見并說明理由,患方同意的協商完成;患方不同意的可以提出新的處理意見并說明理由。期間醫、患方均有權提出不同意繼續協商,宣布協商不成,另一方可以按其他 二條途徑處理。二是按前款申請醫療事故爭議處理。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上述內容就是律霸小編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患者在處理醫療事故糾紛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當然,現實中每個人遇到的情況不同,所以也需要各位能夠舉一反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要時,可以委托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處理相關事宜。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怎么解決
醫療糾紛訴訟程序是怎么樣的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資糾紛后如何寫仲裁申請書
2021-03-22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不是戶主簽的土地流轉協議有效嗎
2020-11-11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拆遷房產證怎么辦理
2020-11-13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