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家加強了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和對金融市場的整治力度,促使銀行等金融部門加強了收貸工作,對于已逾期仍未歸還或無法償還貸款的單位,只好訴諸法院,要求其歸還。
(二)金融部門的因素。
一是貸前審查不嚴。許多金融部門特別是信用社的信貸管理存在漏洞,放貸前不審查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和還貸能力,盲目將巨額貸款投放給生產經營不景氣或經濟效益差的企業,致使大量貸款逾期無法收回,從而引發糾紛。同時有的銀行、信用社違反有關金融法規的規定,對一些到期不能償還貸款的借款人采用“以貸還貸”的轉貸方法延長還貸期限,從而導致一些確無還貸能力的借款人包袱越背越重,積重難返。二是貸后監督不力。一些銀行、信用社給借款人發放貸款后,對其貸款用途和使用情況監督不力。有的借款人將貸款挪作它用,有的將名義上用于生產經營的貸款用于揮霍或賭博等違法活動,致使貸款無法追回;有的借款人則鉆金融部門對貸款用途監督檢查不力的空子,采取多頭貸款的方式來吃“貸款”,使得許多貸款難以收回。三是“三款”現象突出。銀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的某些信貸人員利用職權發放“人情款、關系款、好處款”等現象較為突出,地方行政領導指定金融部門向某些嚴重虧損的企業貸款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四是擔保流于形式。許多銀行、信用社的信貸人員在發放貸款時,執行擔保制度不夠嚴格,有的甚至視擔保為兒戲,對保證人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定條件,保證人是否具有真實的實際代償能力和擔保能力不加以嚴格審查,只要有人擔保,不論有無實際擔保能力,一般予以許可。
(三)借款人的因素。
一是只顧自身利益,法律意識淡薄。有的借款人并非無力歸還到期貸款,而是只顧自身利益,想方設法“拖債”、“逃債”,造成“貸款容易還款難”的局面,致使金融部門的貸款難以收回形成糾紛。二是有些企業、部門單位頻繁更換法定代表人,且許多“新官”不理“舊賬”,致使金融部門的收貸擱淺,只好訴諸于法律。三是經營管理不善,嚴重資不抵債。一些借款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況,虧損嚴重,根本沒有清償能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土地承包程序是什么
2021-03-04沈陽市和平區失農民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1-03-08房屋拆遷的裝修費應該給租房人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