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行的《發票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來看,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可見,開具發票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從事“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其他經營活動”;
2.“對外”發生經營業務;
3.具有收付款行為。
顯然,理論上而言,稅法中的“視同行為”不完全符合開具發票條件。
從發票管理的立法目的來看,“視同行為”屬于涉稅業務,應將“視同行為”納入發票管理范疇,一是,可以防止開票方隱瞞收入、受票方亂攤成本等行為的發生,符合“加強財務監督的需要”。二是,可以證明納稅義務的發生,同時發票記載的征稅對象的具體數量、金額等信息資料可以作為稅源控制和計稅依據,符合“保障國家稅收收入的需要”。三是,可以證明貨物所有權和勞務服務成果轉移,符合“維護經濟秩序的需要”。
在稅收實踐中,“視同行為”開具發票問題曾有過相關規定,有的目前還在執行。如,現已失效廢止的原《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第三條、第四條規定,除將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將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貨物無償贈送他人等情形不得開具專用發票外,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包括視同銷售貨物在內),必須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現仍然有效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若干征收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122號)第三條規定,一般納稅人將貨物無償贈送給他人,如果受贈者為一般納稅人,可以根據受贈者的要求開具專用發票。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視同行為”在稅收征管實務中可以開具發票,但增值稅和營業稅規定的“視同行為”是不同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增值稅方面
1.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銷售代銷貨物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這兩項行為都與一般的銷售貨物沒有實質區別,前者針對的是委托方,對受托代銷貨物方為一般納稅人的,開具專用發票,對受托代銷貨物方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開具普通發票。后者針對的是受托方,受托方銷售代銷貨物則要根據銷售對象開具相應發票。
2.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其相關機構不在同一縣(市)的,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該項行為屬于機構內部的貨物移送,不應該征稅,然而,我國目前增值稅的征收管理是實行屬地管理的,按規定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跨地區使用,為確保不會增加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充分發揮增值稅鏈條機制的作用,需要開具專用發票。
3.將自產或者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這兩項行為屬于內部自產自用性質,不開具發票。
4.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和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視同銷售貨物。除總局發文明確無償贈送貨物可以開具專用發票外,其余兩項行為基于貨物對外流出,貨物的所有權發生改變,為保證貨物繼續流轉,不論從增值稅鏈條還是企業所得稅扣除憑證考慮,允許對一般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對小規模納稅人開具普通發票。還有,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時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視同銷售的貨物屬于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二是向消費者個人視同銷售的貨物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營改增”方面
以公益活動為目的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交通運輸業、郵政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服務,視同提供應稅服務繳納增值稅。類似增值稅無償贈送貨物行為,視提供應稅服務對象開具相應發票。
營業稅方面
1.單位或者個人將不動產或者土地使用權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視同銷售不動產或者轉讓土地使用權行為征收營業稅,其中: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于特殊規定情形的,暫免征收營業稅。該行為同樣類似增值稅無償贈送貨物行為,可以開具發票。
2.單位或者個人自己新建建筑物后銷售,其所發生的自建行為,視同提供建筑業勞務。就是說,自建建筑物在銷售建筑物的時候需要在征收銷售不動產營業稅同時再征收一道建筑業營業稅,其實就是為保持自建行為與非自建行為之間稅負的平衡,對自建銷售的建筑物補征自建行為建筑業營業稅。按照發票管理的精神,自建行為由于其未對外提供應稅勞務,即使要補征營業稅,也不需要開具發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庭審程序有什么
2021-01-29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夫妻欠債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