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從敲詐勒索罪與搶劫罪具體構成要件上加以分析:
第一,逼迫被害人手段、方式不同。搶劫罪逼迫手段只有暴力和暴力相威脅,并且是當面當場實施。敲詐勒索罪除了暴力、威脅手段外,更多是通過揭發隱私、栽贓陷害、詆毀名譽、破壞財物、阻止權利行使等非暴力手段,逼迫被害人;威脅方式既可以當面當場實施,也可通過電話、書信、網絡等其他手段實現;要挾對象既可以是被害人,亦可以是被害人親屬或其他與之關系密切的人。
第二,實施暴力、威脅目的不同。搶劫罪中,行為人實施暴力或威脅的目的單純是為了獲取財物,即通過暴力使被害人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以此取得財物。敲詐勒索罪中,行為人實施暴力或威脅的目的,更多是為了使被害人心理產生懼怕,便于控制被害人。
第三,實施暴力程度和取得財物方式不同。搶劫罪中暴力程度極高,被害人或已被當場實施暴力,或處于隨時被實施暴力的嚴重危險狀況中。行為人的暴力足以壓制被害人,使之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從而迫使被害人被動交付財物。相比之下,敲詐勒索罪中暴力程度要輕得多,被害人雖感知危險存在,但當場被實施暴力可能性不大,行為人實施的暴力,尚未達到使被害人不能或不敢反抗。被害人交出財物最終是因為是精神受到強制,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從而被迫花錢消災,其給付財物雖是被逼迫、勒索不得已而為之,但就交付行為本身而言,卻是主動交付。
第四,取得財物的對象、時間、空間不同。搶劫罪必須是當場瞬時向被害人劫取財物。敲詐勒索罪則可以是當場向被害人索要財物,也可以要求被害人或與被害人有關聯的其他人在一定期限內交出財物。是否當場、瞬時獲取財物,是兩罪最核心的區別。
第五,對構成犯罪數額要求不同。搶劫罪對犯罪數額沒有要求,只要行為人以暴力手段劫取財物,即構成犯罪。敲詐勒索罪則要求索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4月28日公布的《關于敲詐勒索罪數額認定標準問題的規定》,“數額較大”以人民幣1000元至3000元為起點,達到該標準才構成犯罪。
敲詐勒索與搶劫的區別在于逼迫被害人手段、方式不同,實施暴力、威脅目的不同,實施暴力程度和取得財物方式不同等。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敲詐勒索與搶劫的區別是什么的相關資料。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拆遷不簽字會強制執行嗎
2021-01-28西安拆遷安置房如何補差價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