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一、防衛過當需要具備的條件
1.在客觀上具有防衛過當的行為
(防衛過當符合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僅僅是不符合第五個條件,防衛過當應具有正當防衛的前四個條件,即正當防衛最基本的前提條件、時間條件、對象條件和主觀條件。這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成立防衛過當,而是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如挑撥防衛、假想防衛、防衛不適時、防衛第三者等。這些防衛沒有正當防衛的主客觀基礎,其本身是非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按刑法規定的罪名定罪處刑。)
2.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害。
3.本人在主觀上對其過當結果具有罪過
二、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主要是解決防衛過當的定罪和量刑問題:
(一)防衛過當的定罪問題
防衛過當不是具體的獨立的罪名,它只是表明防衛行為的性質,對構成何罪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刑法也沒有專門條款規定防衛過當的罪名和具體適用的法定刑。應當根據防衛人的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客觀上造成的具體危害結果,觸犯了刑法分則哪個條款規定的罪,就按哪一條的罪名定罪。防衛過當,只是作人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量刑情節考慮。
(二)防衛過當的量刑問題
對于防衛過當的量刑,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至于在什么情況下減輕處罰,什么情況下免除處罰,刑法沒有明文規定。
根據司法實踐,對防衛過當行為裁量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時,應綜合考慮以下情況:
(1)防衛行為的起因;
(2)防衛所保護利益的性質;
(3)防衛過當所明顯超過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輕重;
(4)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當時的處境;
(5)造成防衛過當的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農村房屋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12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