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如何區分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在理論上存在著爭論,在司法實踐中也不易操作。本文擬以一個實際案例為討論起點,從刑法設立正當防衛制度的目的和不法侵害與正當防衛的互動關系兩個角度展開討論,最終得出一個觀點:區分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不僅要從不法侵害角度來判斷,還要從防衛行為角度來考察,綜合認定而得出結論。我們以此就教于專家及同仁。
二、案例及其爭論
2001年2月15日21點左右,重慶市的出租車司機周-波開車載著兩名男子乘客向九宮廟方向駛去,當車行至九宮廟至中梁山的岔路口時,兩名男子叫停。二人乘交錢之際用鋼絲套住周-波的脖子,用刀抵住周-波的腰部,搶動財物。后又用膏藥貼住周-波的嘴,并將其手交叉綁在方向盤上,用鋼絲將其緊緊捆在靠背上,隨即兩名歹徒下車逃跑。就在此刻,周-波掙脫了束縛,馬上發動汽車向歹徒開去,在離歹徒下車不到100米處將兩名歹徒撞倒,一名歹徒被隨后趕到的民警擒獲。
歹徒的行為毫無疑問構成搶劫罪,但對周-波的行為應如何認定呢?一種觀點認為,周-波的行為屬事后防衛,應負法律責任。其理由是從歹徒棄車而逃,離開事發第一現場的那一刻起,不法侵害就已結束。因此,周-波的的行為違背了正當防衛須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才能實施這一要件,其行為當屬事后防衛。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周-波的行為仍應當視為正當防衛。主要理由為在當場能奪回被動財產的情況下,就應視為不法侵害未停止,就可實施正當防衛;綜合全案考慮,周-波現場能追上并撞上歹徒,這說明時間是連續的,即不法侵害并沒有“結束”,那么周-波實施防衛行為時不法侵害合仍處于“正在進行”,因此這時實施的防衛行為是正當防衛。
對于本案,上述兩種觀點爭論的焦點在于:第一種觀點認為不法侵害已結束,因此周-波的行為是事后防衛;第二種觀點認為不法侵害仍未結束,因此周-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但兩種觀點均將不法侵害是否結束作為劃分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的標準。
對于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較重要的一種觀點為無統一標準說。該觀點認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是指合法權益不再處于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之中,或者說不法侵害已經不可能繼續侵害或威脅合法權益。具體而言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其一,不法侵害人自動終止不法侵害;二,侵害者被制服或應自身原因等不可能繼續進行不法侵害;其三,不法侵害已經既遂;其四,不法侵害人離開侵害現場。按照此觀點來判斷,上述案例中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周-波的行為就只能是事后防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哪些職業不能與外國人結婚
2020-12-11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安置房的公攤面積比拆遷的原房屋公攤面積大合理嗎
2021-01-29如何填寫拆遷公房回遷安置證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