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辦法施行后到1990年底,征收的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免征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灘涂、領海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采捕天然生長和人工增殖水生動植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照本辦法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以下簡稱“漁業資源費”)。
第三條 漁業資源費的征收和使用,實行取之于漁、用之于漁的原則。
第四條 漁業資源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授權單位依照批準發放捕撈許可證的權限征收。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發放捕撈許可證的,漁業資源費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以下稱“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征收。
第五條 漁業資源費分為海洋漁業資源費和內陸水域漁業資源費。
海洋漁業資源費年征收金額,由沿海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在其批準發放捕撈許可證的漁船前3年采捕水產品的平均年總產值(不含專項采捕經濟價值較高的漁業資源品種產值)1~3%的幅度內確定。
內陸水域漁業資源費年征收金額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專項采捕經濟價值較高的漁業資源品種,漁業資源費年征收金額,由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在其批準發放捕撈許可證的漁船前3年采捕該品種的年平均總產值3~5%的幅度內確定。
經濟價值較高的漁業資源品種名錄,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六條 漁業資源費的具體征收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在本辦法第五條確定的漁業資源費年征收金額幅度內,依照下列原則制定:
(一)從事外海捕撈、有利于漁業資源保護或者國家鼓勵開發的作業的,其漁業資源費征收標準應當低于平均征收標準,也可以在一定時期內免征漁業資源費。
(二)從事應當淘汰、不利于漁業資源保護或者國家限制發展的作業的,或者持臨時捕撈許可證進行采捕作業的,其漁業資源費征收標準應當高于平均征收標準,但最高不得超過平均征收標準金額的3倍。
(三)依法經批準采捕珍稀水生動植物的,依照專項采捕經濟價值較高的漁業資源品種適用的征收標準,加倍征收漁業資源費,但最高不得超過上述征收標準金額的3倍。因從事科研活動的需要,依據有關規定經批準采捕珍稀水生動植物的除外。
漁業資源費的具體征收標準,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物價部門核定;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制定的,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由國務院物價部門核定。
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漁業資源征收標準,依照作業單位的船只、功率和網具數量,確定應當繳納的漁業資源費金額。
第八條 持在廣東省和香港、澳門地區雙重戶籍的流動漁船,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征收漁業資源費。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在批準發放捕撈許可證的同時征收漁業資源費,并在捕撈許可證上注明繳納金額、加蓋印章。征收漁業資源費時,必須出具收費的收據。
第十條 漁業資源費列入當年生產成本。
第十一條 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漁業資源費(含市、縣上繳部分,下同),實行按比例留成和上繳一部分統籌使用辦法。
沿海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海洋漁業資源費,90%由其留用;10%上繳海區海政監督管理機構,用于大范圍洄游性漁業資源增殖保護項目。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內陸水域漁業資源費全部由其安排使用。
市、縣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漁業資源費上繳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比例,由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確定。
第十二條 漁業資源費用于漁業資源的增殖、保護,使用范圍是:
(一)購買增殖放流用的苗種和培育苗種所需的配套設施;修建近海和內陸水域人工魚礁、魚巢等增殖設施;
(二)為保護特定的漁業資源品種,借給漁民用于轉業或者轉產的生產周轉金(不得作為生活補助和流動資金);
(三)為增殖漁業資源提供科學研究經費補助;
(四)為改善漁業資源增殖保護管理手段和監測漁業資源提供經費補助。
漁業資源費用于漁業資源增殖與保護之間的比例,屬于海區掌握的,由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確定;屬于省、自治區、直轄市掌握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確定。
第十三條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江、大河的人工增殖放流,由江河流經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規劃,從其征收的內陸水域漁業資源費中提取經費。
第十四條 漁業資源費按預算外資金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漁業資源費應當交同級財政部門在銀行開設專戶儲存,依照規定用途專款專用,不得挪用。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漁業資源費的其他使用單位,應當在年初編制漁業資源費收支計劃,在年終編制決算,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并報上一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海區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編制的漁業資源費收支計劃和年終決算,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匯總后,報財政部門審批。收支計劃和決算報表的格式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十六條 各級財政、物價和審計部門,應當加強對漁業資源費征收使用工作的監督檢查,對挪用、浪費漁業資源費的行為,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查處。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物價部門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本)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已失效]
1954-09-20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04-14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