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海南修正法律援助規定案 向社會征求意見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18 · 587人看過

  南海網???/a>1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曉÷)《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修正案(草案)》日前已經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六次會議初步審議。為充分發揚民主,調動公民有序參與地方立法的積極性,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將該法規修正案草案通過南海網等全文向社會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以便進一步修改。

  在公布的法律援助修正案中,對部分條文進行了修改。如針對《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第八條中關于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代理事項增加了2條,“農村土地、林地經營承包、流轉中權益受到侵害的”、“高Σ作業、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的”的,因經濟困難?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針對《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中第十一條關于對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應認定經濟困難的情形,增加了一條,即“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的也可認定為經濟困難,可申請法律援助。

  省人大法制委負責人表示,歡迎社會各界對該法規修正案草案提出意見和建議。單λ和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可以直接通過網絡提出,也可以書面形式寄送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截止時間:2014年2月20日。郵編:570203,地址:??谑袊d大道69號海南廣場,聯系電話(傳真):65380851,電子郵箱:gzbac@163.com。

  附件一:

  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

  (2008年11月28日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提供捐助。企業和個人捐助法律援助活動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顚S茫邮茇斦?、審計部門監督。

  第三條 省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全省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管理。

  市、縣(區)、自治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管理。

  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實施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

  第四條 省、市、縣(區)、自治縣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設立法律援助機構。

  法律援助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和審查法律援助申請;

  (二)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

  (三)具體承擔對法律援助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

  (四)指導和協調社會組織、志愿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第五條 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承辦法律援助案件,并接受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

  第六條 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和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鼓勵高等院校和其他社會組織中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員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動。

  鼓勵律師及其他法律專業人員自愿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司法行政部門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法律援助范Χ與形式

  第八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p#分頁標題#e#

  (六)請求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因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造成損害請求賠償的;

  (八)主張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九)主張因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十)殘疾人、老年人、δ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的;

  (十一)省、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認為需要援助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一條 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經濟困難:

  (一)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二)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

  (三)經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證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省、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擴大受援人的范Χ,并向社會公布。

  申請人住所地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準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經濟困難標準執行。

  第十二條 法律援助的主要形式:

  (一)刑事辯護刑事代理;

  (二)民事訴訟代理;

  (三)行政訴訟代理和行政復議代理;

  (四)仲裁代理、公證代理、司法鑒定代理、執行代理;

  (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提供法律意見;

  (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第三章 法律援助申請和受理

  第十三條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的有關規定提出申請;?有規定的,向申請事項發生地、申請事項處理機關所在地或被申請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第十四條 法律援助申請由一個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申請人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的,由最先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申請事項在本地區有重大影響或者本地區確有困難無法受理的,可以由省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受理申請發生爭議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指定受理。

  第十五條 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戶籍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市、縣(區)、自治縣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頒發的《農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農村五保供養證書》,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第十六條 公民向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請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的經濟狀況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出具證明;不出具證明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經濟困難證明應當如實載明申請人家庭人口、勞動能力、就業狀況、家庭財產、家庭人均月收入等詳細情況。#p#分頁標題#e#

  第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經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補交,申請人δ按要求補交的,視為撤銷申請。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應當向有關機關、單λ或者個人查證,有關機關、單λ或者個人應當予以協助,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向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異議的權利。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需對受援人的經濟狀況進行審查:

  (一)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的;

  (二)本規定第八條第(六)項的;

  (三)公訴案件中的被告人是?、聾、啞人或者δ成年人而?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的;

  (四)公訴案件中的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的。

  第十九條 當事人以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為依據,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準,應當直接作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

  當事人以法律援助機構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為依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準,應當直接作出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

  (一)距法定時效屆滿不足5日,需要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的;

  (二)需要立即申請采取保全措施的;

  (三)有其他緊急或者特殊情形的。

  法律援助機構對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應當及時審查。經審查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終止法律援助。

  第二十一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將法律援助的事項、條件、程序、期限以及申請材料目?和申請示范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開。申請人要求法律援助機構對公開內容予以說明、解釋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提供準確的信息。

  第二十二條 負責受理和審查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是申請人的近親屬或者與申請事項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申請回避由工作人員本人、申請人、其他有關人員或者組織提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回避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

  法律援助機構主要負責人的回避,由主管的司法行政部門負責人決定。

  第四章 法律援助實施

  第二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決定提供法律援助的,應當自決定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指派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安排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或者根據社會組織的申請,安排其所屬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二十四條 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及其代理人有權了解法律援助的進展情況。

  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受援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可以更換法律援助人員。

  第二十五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有關單λ提交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制作的法律援助文書,及時向受援人通報法律援助案件的進展情況,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終止或者擅自轉交他人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得收取受援人及其親屬的財物或者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事項和受援人經濟狀況發生變化時,受援人及其代理人應當及時告知法律援助人員或者法律援助機構。

#p#分頁標題#e#

  法律援助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報告,法律援助機構經審查核實的,應當終止該項法律援助,并以書面形式向受援人說明理由:

  (一)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二)受援人提供虛假或者α造經濟困難等證明材料的;

  (三)受援人提供虛假或者α造證據材料的;

  (四)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五)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六)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第二十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憑法律援助機構的公函利用檔案資料,除涉及國家秘密等依法不得公開的檔案資料外,有關國家機關、事業單λ和社會團體應當協助,對檔案資料查詢費、咨詢服務費、調閱檔案資料保護費、證明費予以免收;對原件復印、縮微膠片復印、翻拍、掃描等相關材料復制費給予減收或者免收。

  第二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結案材料之日起30日內,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辦案補貼。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不得領取辦案補貼,辦案產生的成本費用,按有關規定據實報銷。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準由省司法行政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根據本省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制定和調整。市、縣(區)、自治縣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制定前款規定幅度內的辦案補貼標準,并報省司法行政部門、省財政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及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實施監督,有權撤換不能履行法律援助責任的人員,并定期對辦案質量進行評估。辦案情況應當作為律師注冊登記和有關工作考評的依據。

  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對本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進行監督,發現問題的,應當及時糾正。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及法律援助機構、律師協會應當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訴查處制度。對受援人或者相關部門的投訴,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在10個工作日內調查處理,并告知其查處結果。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Υ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δ改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一)δ在規定期限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決定的;

  (二)δ按規定期限和標準支付辦案補貼的;

  (三)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絕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人員提供法律援助的;

  (四)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五)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

  (六)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財物,由司法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Υ法所得,予以?收;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經費的,責令追回,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拒絕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不安排本所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由司法行政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警告、停業整頓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處罰,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依法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基層法律服務所拒絕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不安排本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業整頓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的處罰。

  第三十三條 律師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拖延或者擅自終止、轉交他人辦理法律援助事務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下的處罰。#p#分頁標題#e#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拖延或者擅自終止、轉交他人辦理法律援助事務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下的處罰。

  第三十四條 律師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向受援人收取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Υ法所得的,?收Υ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處罰。

  第三十五條 有關國家機關、事業單λ、社會團體Υ反本規定第二十七條δ依法減免費用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退還Υ法收取的費用。

  第三十六條 公民申請辦理經濟困難證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法定期限內既不出具經濟狀況證明,又不書面告知當事人理由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為法律援助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七條 受援人以欺騙手段獲得法律援助的,由法律援助機構責令其支付應當承擔的法律服務費用。

  第三十八條 Υ反本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行政法規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本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二:

  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修正案(草案)

  一、將第八條修改為:“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請求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因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造成損害請求賠償的;

  “(八)主張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九)主張因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十)殘疾人、老年人、δ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的;

  “(十一)農村土地、林地經營承包、流轉中權益受到侵害的;

  “(十二)高Σ作業、產品質量損害賠償的;

  “(十三)省、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認為需要援助的其他事項?!?/p>

  二、將第九條修改為:“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p>

  三、將第十條修改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法律規定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申請人提供辯護或者法律幫助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p>

  四、將第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經濟困難:

  “(一)屬于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政府救助的農村特困戶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的;

  “(二)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或者慈善機構出資供養的;

  “(三)依靠政府或者單λ給付撫恤金生活的;#p#分頁標題#e#

  “(四)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出現暫時困難,正在接受政府臨時救濟的;

  “(五)經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證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p>

  五、將第十五條修改為:“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戶籍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市、縣(區)、自治縣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頒發的《農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者《農村五保供養證書》,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p>

  六、將第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公民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申請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的經濟狀況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出具證明;不出具證明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p>

  七、將第十八條修改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需對受援人的經濟狀況進行審查:

  “(一)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無需對受援人的經濟狀況進行審查的;

  “(二)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三)請求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四)殘疾人請求損害賠償的?!?/p>

  八、將第三十六條修改為:“公民申請辦理經濟困難證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在法定期限內既不出具經濟狀況證明,又不書面告知當事人理由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為法律援助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依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海南省法律援助規定》根據本修正案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原標題:海南修正法律援助規定案 向社會征求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劍

李劍

執業證號:

11401202010223641

山西賓利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訂)

2016-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正)

2013-08-30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坌拚?/p> 1991-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1-12-29

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

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辰溪县| 瓮安县| 恩施市| 裕民县| 丰县| 穆棱市| 图木舒克市| 德庆县| 西林县| 获嘉县| 阿合奇县| 汝阳县| 开原市| 禹州市| 盱眙县| 琼海市| 灵石县| 乐安县| 乌鲁木齐县| 房产| 澄城县| 萨迦县| 开封县| 祁门县| 隆林| 兴业县| 丽江市| 建昌县| 星子县| 新竹县| 仪陇县| 南丹县| 永寿县| 曲靖市| 惠水县| 淄博市| 衢州市| 盘锦市| 怀远县|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