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形勢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由于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影響,企業虧損嚴重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一九九一年底,全國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虧損面達29.7%,虧損額達三百一十億元。今年一季度,虧損面和虧損額繼續擴大,加上大量潛虧,問題更為突出。這嚴重地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和國民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為此,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深入開展企業扭虧增盈工作。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 一、大力開展扭虧增盈工作,為進一步加快國民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扭虧增盈工作作為加快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加強宏觀調控和指導,切實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真正把企業推向市場。所有企業,特別是國營大中型企業,都要深化改革,加快轉換經營機制,強化企業管理,向質量、品種要效益,向節能降耗要效益,向技術進步要效益。要繼續深入開展“雙增雙節”活動,挖掘內部潛力,把解決虧損的立足點放在企業自身上。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全面落實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的各項政策措施,發揮社會主義企業的優勢,扭轉國營工業企業嚴重虧損的局面,為進一步加快國民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明確目標,層層建立扭虧增盈責任制。
今年扭虧增盈的目標是: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的虧損面,要比上年減少五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額減少10%,其中經營性虧損減少20%,政策性虧損要控制在一九九一年底的水平。力爭用三年時間改變國營工業企業大面積虧損的局面。要注意防止政策性虧損掩蓋經營性虧損的傾向。對盈利企業的虧損產品,也要采取措施限期扭轉,改變企業以盈包虧的現象。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減虧或扭虧目標,層層建立目標責任制,做到指標到位,責任到人,把扭虧增盈工作落到實處。
三、認真落實扭虧增盈的政策措施。
(一)對一九九一年底以前發生的虧損,應由企業分析原因,列出數額,經審計部門審計后,由企業主管部門和財政、銀行、稅務部門批準,在會計報表中如實反映。根據承包協議,屬于財政應補未補的,各級財政部門要按規定補足;屬于政策性超計劃虧損和經營性虧損的,企業要制定出自補規劃,用以后年度的實現利潤彌補。
(二)鼓勵企業對一九九一年底以前的潛虧如數列入決算,并作出處理計劃,有效抑制乃至杜絕虛盈實虧現象。企業潛虧轉明虧,單獨列帳,原來享受的政策待遇不變,銀行不加收利息。
(三)對政策性虧損企業,要逐戶核定虧損補貼額,實行定額補貼或虧損總包干,超虧不補,減虧分成。對經營性虧損企業,凡產品有銷路的,各級財政、銀行部門要在資金上給予扶持,促進企業盡快扭虧為盈。
(四)所有虧損企業,都要實行職工利益同企業減虧、扭虧額掛鉤的辦法。沒有完成減虧、扭虧任務的不能發放獎金和增加工資,并給予通報批評。對虧損繼續增加的企業,要減發廠(礦)長、經理和有關人員的工資,并限期達到減虧、扭虧目標;限期內達不到目標的,要追究企業主要領導人的責任。企業主管部門和財政、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和審計。
(五)凡生產能力過剩、產成品積壓、技術落后、長期虧損的企業,經過批準,逐步實行關停并轉。提倡多并轉少關停,鼓勵發展第三產業。有關部門要做好資產、債務處理和人員安排等工作。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要慎重對待,妥善處置。
(六)盈利企業也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要普遍開展查產品質量、查物料消耗活動,凡未達到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的單位,都要認真分析原因,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將產品質量、物料消耗恢復到企業歷史最好水平。產品質量、物料消耗已創企業歷史最好水平,但低于本行業先進水平的企業,要向先進企業學習,繼續努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物料消耗,提高經濟效益。
四、切實加強對扭虧增盈工作的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扭虧增盈工作的領導,由國務院生產辦公室、財政部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這項工作。各地區、各部門都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扭虧增盈措施,做好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扭虧增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為基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對薄弱環節和虧損大戶,主要領導干部要親自動手,加強指導,務必抓出成效。
各地區、各部門和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扭虧增盈工作的重要意義,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推動扭虧增盈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五)
1992-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選舉辦法
2001-03-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