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遭遇侵犯,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但不是所有受害人申請的國家賠償都是有效的,在《國家賠償法》中明確地指出了國家賠償免責的范圍,在其范圍中,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刑事賠償的免責范圍
《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四)行使國家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1.正當防衛造成的損害;
2.因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
二、民事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的免責范圍
1.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
2.錯誤的先予執行與財產保全,但如果人民法院在先予執行、財產保全過程中違法造成財產損失的,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3.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27號《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申請人申請保全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二)因申請人提供的執行標的物有錯誤造成損害的;
(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四)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情形的;
(五)被保全人、被執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員違法動用、隱匿、毀損、轉移、變賣人民法院已經保全的財產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害后果的;
(七)依法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情形。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當你的合法權益在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受到侵害時,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是最正確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及時且正確地申請國家賠償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監督國家機關和相關工作人員。但有些情形是屬于國家賠償免責范圍,因此在申請國家賠償之前,應當考慮上述情形是否符合,避免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律霸網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孩結婚法定年齡一般是多少歲
2021-01-19法院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302020年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05離婚協議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202020年法院調解離婚程序及步驟
2020-12-16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3如果想離婚怎么辦理手續?
2021-03-09離婚手續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3-16孩子撫養費由誰負擔,離婚孩子撫養費標準?
2021-01-08關于離婚子女的撫養費規定
2021-03-26變更撫養權法律規定
2021-02-10離婚后子女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29女兒訴生父索要撫養費可以嗎?
2020-12-31小孩出生證明辦理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4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1-02-09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0-12-03離婚子女撫養權歸屬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28繼子女能繼承遺產嗎?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08夫妻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