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聽說誰誰職務犯罪,依法立案偵查。那么大家真的知道什么是職務犯罪嗎?知道職務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嗎?今天,律霸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職務犯罪的知識,幫助大家了解什么是職務犯罪。
1、什么是職務犯罪
在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2、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
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
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
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
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我們可以知道職務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以及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且要求這些人是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進行犯罪,侵犯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財產公證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19婚外情離婚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0-11-15法院判決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1離婚手續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0-12-08離婚官司怎么打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25法定監護人證明模板
2021-02-02《民法典》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4變更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5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1-03-01探視權起訴狀如何寫,探視權糾紛起訴狀范文
2020-11-16監護人能換嗎?怎么才能更換監護人?
2020-11-132020年子女撫養權變更協議書如何寫
2021-03-16出國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2-01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如何解決
2021-02-23雙方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0-11-16怎么寫離婚財產分割協議?
2021-02-02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方式有哪些
2020-12-21如何預防夫妻共同財產轉移
2021-02-07離婚財產分割糾紛處理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2-01怎么對夫妻共有財產分割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