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普遍提高,不少人在做事之前都會將一些協議、合同進行公證。而這其中就有關于繼承權的一種公證。那么想要獲得繼承權公證書,需要交納的公證費用是多少呢?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一、繼承權公證書費用是多少
遺產繼承公證的收費標準為:按受益額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
而遺產繼承訴訟的收費標準是按標的額的多少超額遞減比例收費的。當遺產金額在1萬元以下時,只有50元;當遺產金額在1萬元至10萬元時,按照標的金額的2.5%減去200元計算;遺產金額在10萬元至20萬元時,按照標的金額的2%加上300元計算;
大家可以發現,當我們在進行繼承公證還是繼承訴訟之間選擇時,成本的考慮不是一概而論的。經過計算,當遺產金額在4萬元以下或者26萬元以上時,選擇繼承訴訟較為經濟;當遺產金額在4萬元至26萬元之間時,選擇繼承公證較為經濟。
但是,請大家注意,有時候我們是沒有選擇的,比如繼承人無法就遺產的分配達成一致的意見,那么就無法選擇繼承公證的方式來解決,從而只能進行遺產繼承的訴訟。
另外,如果考慮遺產繼承訴訟的收費在采取簡易程序審理或者調解結案的情況下減半收取的因素的話,那么毫無疑問,通過遺產繼承訴訟更為經濟。
二、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繼承權喪失是指本來具有繼承資格的人因犯有某些嚴重違反人倫道德的罪行,或有嚴重的不道德行為,而喪失作為繼承人的資格,不再享有繼承遺產的權利。
繼承權喪失有以下特點:
第一,繼承權喪失不僅適用于法定繼承也適用于遺囑繼承
只要繼承人有《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1125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無論是法定繼承人還是遺囑繼承人都喪失繼承權。
第二,喪失繼承權是一種民事制裁
繼承權是一種民事財產權,所以喪失繼承權是一種民事制裁。
第三,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必須符合《民法典》第1125條規定的條件。公民的繼承權受法律保護,不能隨意剝奪,只有公民有《民法典》規定的嚴重違反人倫道德的罪行或嚴重不道德的行為才喪失繼承權。
第四,繼承權喪失僅具有相對性
也就是說喪失繼承權并不意味著繼承人從此失去了對一切被繼承人的繼承權,而僅僅是喪失了對特定繼承人的繼承權。因為繼承權本身是個相對的概念,即只存在對某個被繼承人的繼承權,而不存在對全體被繼承人的總的繼承權。繼承人對某個被繼承人有依法應喪失繼承權的行為時,僅喪失對該被繼承人的繼承權,而不影響其對其他被繼承人的繼承權。如某人故意殺死了父親,便喪失了對其父的繼承權,但他仍有權繼承其母親和妻子的遺產。
三、繼承權喪失的法定事由: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通過上文的講解,我們知道在進行繼承權公證的時候,收取的公證費標準是按受益額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也就是說受益額越大,那么所要繳納的費用也就越多。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離婚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0-11-28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9離婚協議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26無子女離婚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12離婚案件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09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1-14法定監護人可以多人嗎
2020-11-12行使探視權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2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0-12-03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14單獨二胎政策實施時間
2021-02-14誰可以提出監護權撤銷申請
2021-02-26子女撫養權變更協議書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06出生證明公證認證怎么辦理?
2020-12-16如何進行婚后個人財產判定?
2020-12-20婚前財產怎么保護?
2021-01-23什么是夫妻個人財產所有制?
2020-11-12關于夫妻財產公證程序的法律規定
2020-12-18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12-04最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