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確立契約關系最普遍的方式之一,而且這種方式受到法律的相關保護,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可以避免單方當事人反悔造成對自身的權益受損。合同履行中有三大抗辯權,今天,我們要與大家一起來了解是不安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的相關內容。
一、后履行抗辯權。
1、概念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條件
后履行抗辯權發生的條件如下
第一、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合同互負債務。
第二、須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履行具有先后順序,應由當事人雙方特別約定。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未規定履行順序,可以依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依據交易習慣不能確定履行順序的,應當推定當事人雙方負有同時履行的義務。
第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債務。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辯權也是一種暫時抗辯權,它只是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而不是導致對方請求權的消滅。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以后,后履行一方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
二、不安抗辯權。
1、概念
不安抗辯權是指應當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 履行方在履行期限到來后,將不能或不會履行債務,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擔保以前,有權暫時中止債務的履行。
2、適用條件
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如下
第一、須因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第二、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有先履行債務的義務。不安抗辯權是因異時履行發生的,這種異時履行一般應由當事人特別約定。
第三、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另一方不能或不會履行債務。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了具體情形,包括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為了防止先履行一方濫用不安抗辯權,合同法對先履行一方行使不安抗辯權規定了兩項義務:一是舉證的義務,先履行的一方必須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對方具有法律規定的不能或不會履行的情況。二是通知的義務,如果在中止合同履行后不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就會因此支出不必要的費用,甚至可能導致各種合同糾紛。 暫時中止合同的履行是不安抗辯權行使的主要效果。一旦另一方提供了適當的擔保或恢復履行能力,合同應當繼續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抗辯權是我國法律法規給予合同當事人的一項維護自身權益的抗辯權利。他們的使用有一定的條件,不是隨意的場合或者條件就能夠行使的。履行的時候必須建立在對方當時有涉嫌違約的情況才可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近親結婚能影響幾代
2020-12-29結婚回禮該回給誰
2020-11-14補辦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6分居后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31離婚財產分割的法律條文有哪些?
2021-01-03家暴離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離婚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幾種
2020-12-23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法院駁回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2-08父母可以放棄孩子的撫養權嗎
2021-03-17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離婚子女撫養費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2021-03-07孩子撫養權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23非婚生子女有出生證明嗎?
2020-11-14關于監護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1山東省計劃生育條例產假是多少天?
2021-01-24關于離婚案件孩子撫養權判決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17離婚房產分割協議書如何書寫
2021-02-22夫妻共同財產要怎么分割?
2021-03-15怎樣寫離婚后財產分割答辯狀
2021-01-21離婚后財產分割協議書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