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比較封建傳統的家庭,女性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面臨家庭暴力的風險比較大。目前很多離婚案件的背后都和家庭暴力有關,這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家庭暴力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家庭內部問題。作為女性朋友,要學會辨識對方是否有暴力傾向。那么家庭暴力傾向的表現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通過小編的這篇文章了解下。
一、家庭暴力傾向的表現有哪些?
1、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覺得自己備受傷害。
2、嫉妒心超強,往往以愛作為借口來吃醋。
3、試圖孤立你,將你同你可能獲得幫助和支持的人隔離開。
4、自我評價低,總有不安全感。
5、明明是自己的錯誤,卻責怪別人。
6、常常因為自己的情緒責怪別人,并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比如“你真讓我抓狂”、“你快把我逼瘋了”這種。
7、對兩性的角色有著根深蒂固刻板印象的,這樣的男性常常會認為女性就是不如男性,就是該男的說了算。
8、控制欲強,甚至不準別人有個人主見。
9、很容易將關系發展到同居或者訂婚那一步。很多受虐待的婦女同施暴者只約會了不到半年就訂婚了。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是什么?
1、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在我們調查中,多數受害者都是在被施暴時慘遭殘害。暴力行為嚴重地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權利。
2、家庭暴力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不及時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受害者本人又不知用法律保護自己,在忍氣吞聲、長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態下,采取了法律禁止的手段——故意殺人,釀成惡性事件。給社會帶來惡劣的后果,極大的危害了社會安定的局面。
3、嚴重影響、破壞了社會組成細胞——家庭。
在一個家庭中,經常發生家庭暴力的,必然影響夫妻感情。當妻子無法受其丈夫的暴力時,以選擇離婚、離家出走、甚至以暴抗暴等途徑擺脫遭受的暴力,致使家庭破裂、毀滅。
4、影響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長。
經常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特別是直接對孩子施暴時,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緒產生恐懼、焦慮、厭世的心理,輕者影響孩子的情緒,他們自卑、孤獨,影響學習和生活;嚴重者時,孩子們會離家出走、荒廢學業,甚至還走上犯罪的道路。
由此可見,在家庭生活中,男性家庭暴力傾向的表現非常多,女性可以從生活細節方面觀察。在具體表現形式看,家庭暴力分為情感暴力、身體暴力和性暴力等。女性朋友遭遇家庭暴力,不應該忍氣吞聲,而是勇敢站出來,找有關部門調解,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判決書效力與離婚證的法律效力一樣嗎,離婚判決書何時生效?
2021-02-15離婚協議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13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可以放棄監護權嗎
2020-12-08監護權變更協議書
2021-02-27變更孩子的監護權的法律程序?
2020-12-08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1-03-24子女撫養費協議范文
2021-02-08成人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9父子關系證明去哪里開
2021-03-19離婚后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10變更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離婚案件中12歲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2-14離婚孩子撫養權變更條件及手續是什么
2021-01-13出生證明怎么辦理?
2021-03-09孩子出生證明怎么辦
2021-02-01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2-08離婚財產分割公證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7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該如何寫
2020-11-28如何辦理離婚析產,涉及哪些稅務問題?
2020-12-03離婚后共同財產分割原則是怎樣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