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駕駛者必須購買交強險、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其他險種可自行選擇,建議根據自身情況增加購買商業保險。交強險可以在駕駛者發生交通事故時進行賠償。注意賠償對象并非駕駛者和被保險人,而是是對受害人進行賠償。賠償的同時減輕了肇事者的金額損失。交強險賠償包括哪些項目?以下是相關資料:
一、汽車交強險賠償原則
根據保監會相關規定,交強險是對第三者造成損失的賠償,在事故發生過程中,將實行交強險先行,商業三責險補充的原則。商業車險在扣除交強險賠償金額后,對剩余理賠金額按照事故責任比例計算免賠率,最終確定相應理賠金額,但商業車險的理賠原則是有責賠付,無責不賠。
二、交強險賠償標準
凡是對第三方(除本車、本車上的人)造成損失的,無論是否有責任,都是交強險賠償標準范圍。
1、當有責任時,三方財產損失最高賠償2000元,三方醫療費最高賠償10000元,三方死亡傷殘最高賠償110000元。
2、當無責任時,三方財產損失最高賠償100元,三方醫療費最高賠償1000元,三方死亡傷殘最高賠償11000元。
醫療費包括:醫藥費、診療費、住院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合理的后續治療費、整容費、營養費。
死亡傷殘費包括: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辦理喪葬事宜的交通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康復費、交通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住宿費、誤工費、通過判決或調解產生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購買商業險的話建議購買商業三責險、車損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和不計免賠險。三責險是對交強險的補充,車損險的話保障本車,車上人員險保本車上的人,不及免賠能在你負全部責任時全部賠償。
三、交強險賠償責任限額
交強險責任限額是指被保險機動車在保險期間(通常為1年)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所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
交強險的責任限額(即每次保險事故的最高賠償金額),全國統一定為6萬元人民幣。在6萬元總的責任限額下,實行分項限額,具體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5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8000元和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此外,被保險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分別按照上述限額的20%計算。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確定6萬元賠償責任限額主要是基于以下各方面的考慮:
1、滿足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保障需要。
2、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者支付能力相適應。
3、參照了國內其他行業和一些地區賠償標準的有關規定。
四、項目解釋
1、責任限額
是指在責任保險中,保險人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最高限額。
交強險條款中的責任限額是指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人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傷亡、醫療費用和財產損失所分別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
2、死亡傷殘賠償限額
是指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人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死亡傷殘費用所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
死亡傷殘費用包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用、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康復費、交通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住宿費、誤工費,被保險人依照法院判決或者調解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以上共計十二項。
3、醫療費用賠償限額
是指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人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醫療費用所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醫療費用包括醫藥費、診療費、住院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合理的后續治療費、整容費、營養費。以上共計七項。
4、財產損失賠償限額
是指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人對每次保險事故所有受害人的財產損失承擔的最高賠償金額。
受害者死亡的賠付死亡傷殘費, 包括殘疾和死亡補償金、喪葬費用等其他六種以上費用。醫療費用和死亡傷殘的賠償規定有限額,由保監會進行監督。一般每隔一年重新購買交強險。有法律糾紛可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6軍人離婚財產分割的法律規定
2020-12-22離婚后戶口遷出手續如何辦理
2021-01-08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
2021-01-06過錯方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6起訴離婚手續費多少錢?
2021-01-13怎么和現役軍人離婚?
2021-02-242020年異地法院起訴離婚程序
2021-03-08無子女離婚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12為什么北京離婚率居高不下
2020-11-07離婚起訴狀范本怎么寫
2021-01-28離婚訴訟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17大學生訴生父索要撫養費可以嗎?
2021-03-26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敗訴后怎么上訴?
2020-12-23未婚同居生子是否違法 未婚生子的犯法嗎
2020-11-21夫妻離婚小孩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0-12-25退休后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
2020-11-29訴訟離婚中雙方如何爭取撫養權
2020-11-26婚內出軌離婚孩子撫養權是怎樣進行規定的?
2021-02-20山東二胎新政策什么時候實施?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