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在成因
1、生理成因
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不平衡、不同步、有缺陷,在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下,極易受到外界不健康因素的影響,進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十三、四歲以后 身體和生理發生了較大變化:身體外型變了,內臟機能健全了,性發育逐漸成熟了。身體和生理機能雖然迅速發展,但腺體發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所以 經常表現為有旺盛的精力但用之不當,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極易發生暴力性的違法犯罪。如打架斗毆、搶劫、強奸、尋釁滋事等。未成年人性發育的逐步成熟,引 起其心理變化,表現出對異性的興趣和性機能的好奇心及疑惑。一些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淡薄者,在受到不健康內容刺激時,便控制不住其性沖動而走上犯罪道路。
2、心理成因
未成年人的心理普遍充滿了復雜性與矛盾性。其違法犯罪心理,是在外界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下,與內部原有的不良心理因素結合發生相互作用產生的。未成年人 違法犯罪的心理成因有青春期心理特點、主客觀心理矛盾、人格社會化缺陷等。首先,青春期心理特點決定了未成年人難以對客觀信息做出正確的選擇和評價,容易 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違法犯罪。其次,滿足個人需要的主觀意向與客觀可能性之間存在著矛盾。自我意識希望獲得更多的自由,在無力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 時,心理上難免產生許多矛盾和沖突,以致引發違法犯罪行為。最后,未成年人人格社會化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個人主義嚴重,反社會的需 要和動機,反社會的人格特征等。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多數情形,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發生的。
(二)外在成因
1、家庭的不良影響
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經歷的第一個社會化場所,是他們社會化過程的起點。在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中,家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良家庭環境對未成年人不健全 人格的形成具有原發性的影響。家庭結構有缺陷、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庭氣氛不和睦、家庭過于貧困、父母行為不良等等不良的家庭影響,都很容易使未成年人形 成畸形心理和人格缺陷,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2、學校教育的缺失
學校是未成年人社會化的第二個重要場 所。當前學校教育存在一些缺陷和失誤,這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其一,教育觀念上片面強調智育的重要性,忽視或淡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 教育和培養。未成年人在心理發育和人格形成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道德引導和培養,很不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對社會上的各種消極因素的 “免疫力”極低。其二,法制教育的形式化。法制教育的形式化,使大部分學生不能將法律規范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和行為,不能用法律規范約束自己,導致法 制教育無法收到預期的預防犯罪的效果。其三,青春期性教育的空白或虛設。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學校期間度過的,由于獲得正確性知識和性教育的渠道 不暢通,使得他們在性知識上表現為愚昧無知,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往往會出現越軌行為。其四,忽視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未成年時期面臨 著許多問題、壓力,產生各種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當前的學校教育只是將心理教育的內容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這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 解答和引導而更加嚴重。當他們不能承受時,很可能走向極端,通過暴力等方式宣泄,造成暴力性犯罪。
3、文化市場的失控
文化市場的 失控,不良文化的泛濫,致使各種充斥著暴力、色情淫穢內容的音像制品及網絡游戲等對未成年人產生著不可忽視的腐蝕作用。美國學者班杜拉(bandura) 認為:“電影、電視常常生動地描繪暴力的畫面,并且劇中的暴力被說成一種可以接受的行為,它甚至反映了一種英雄氣概,那些嫻于暴力的英雄從未因此而受到法 律或社會的制裁。由此,人們將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暴力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用于處理日常事務或人際關系。”未成年人正處于求知和學習的人生階段,其主要的 行為方式和行為的習得方式就是模仿,模仿不健康的行為,久而久之,積惡習成惡性,終獲違法犯罪惡果。模仿暴力渲染,性格上逐漸形成極強的攻擊性,容易沖 動,殘忍、好斗,把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最終方式,導致暴力犯罪;模仿色情淫穢內容,滿足心理、生理的需要,引發性犯罪;模仿犯罪動機、犯罪手段,學習反偵 察、反審訊的伎倆,促使犯罪成人化。沉溺于網絡是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有上網經歷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到未成年人犯罪 人數2/3。由于網絡中虛擬的事物不受法律和道德的規范,網絡游戲、網絡聊天過程中,未成年人的心理隨意性被無限放大,上網便成為很多處于心理閉鎖期的未 成年人緩解內心緊張、釋放內心積郁的理想選擇。一些未成年人長期癡迷于網絡,沒有經濟來源,為了支付高昂的上網費用,不惜以身試法,實施搶劫、盜竊等財產 性犯罪。
4、同齡群體不良交往的影響
馬克思說過:“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 同齡人的相互交往在未成年人的社會化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數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并惡性發展,是與其未成年同齡群體的不良交往息息相 關的。不良交往往往是未成年人走上團伙犯罪道路的起點。一些被家庭和學校排斥或拋棄的不良青少年,在不良亞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聚集在一起,通過不健康的 娛樂、游蕩、交談等方式形成不良交往的亞文化群體。他們相互觀察、模仿,使得原有的錯誤的社會意識、不良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得到強化,然后經過犯罪學 習,違法嘗試,加速下滑,淪為犯罪團伙。未成年人犯罪團伙,以其獨特的行為方式如隱蔽、暴力等與社會對抗,社會危害性極大。
三、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
(一)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首先,要通過立法來解決或干預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的社會問題。對為人父母者提出要求,甚至用法律處罰來強化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啟動社會機制, 對具有嚴重缺陷的家庭進行社會干預和救助;通過常規教育、特殊教育等方式,給未成年人提供一個健全的社會化管理教育過程。
其次,要切實加強對 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法制等教育。注重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的意識、文明的行為習慣,使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備正確 的是非觀念,自覺抵御社會上消極因素的侵襲。對未成年人開展法制教育,要把預防犯罪作為法制教育的出發點和核心,把《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 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作為教育的基本內容,不斷增強未成年人對違法犯罪的自覺抵御能力。對未成年人及時開展生 理、心理健康教育亦不容忽視,只有揭開神秘的面紗,使得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問題得到及時的解答和疏導,才能阻止未成年人誤入歧途。
再次,要 凈化文化領域。加強出版市場、廣播影視市場、游戲娛樂市場的監督管理。組織和教育作家、藝術家創作更多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宣傳媒體應為未成年 人奉獻有益的精神食糧,同時有關部門還應共同開發建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綠色網站,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最后,要建立失足青少年安置幫 教機制。對刑滿釋放、解教的未成年人及判處緩刑、管制、免刑的未成年人做好安置幫教工作,是預防他們重新犯罪的一個重要舉措。要積極探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條件下對失足青少年安置幫教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徑,積極引導幫助他們就學、就業。發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安置幫教機制和社會氛圍,使失足 青少年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堅定重新做人的決心和信心。
(二)進一步完善少年司法制度體系
其一,制定適用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獨 立的程序法。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決定了用成年人的法律來治理顯然是不妥的。聯合國通過了一系列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的國際公約、準則和規則,為各國 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確立了基本的指導思想。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應具有其特有的規律,如訴訟效率、訴訟成本等一些司法理念不能完全適用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審判工 作;開庭前的社會調查、庭審過程中的法制教育等程序應作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審判中獨有的程序存在等等。面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的現狀,建議立法機關 盡快制定適用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獨立的程序法或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使審判實踐中能夠有法可依,真正達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效。
其 二,建立適應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少年司法機構。人民法院組織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均未對少年司法制度、少年法庭的地位問題作出明確的規定 和認可;《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仍未對少年法庭有明確的認可,更未對少年司法制度作必要的完備性規定。少年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少年法 庭地位的不確定,致使少年法庭工作人員難以安心青少年犯罪審判工作,這一問題必須得到切實解決。要以少年審判機構的建設和少年審判工作的開展,帶動少年司 法的偵查、檢察、辯護、法律援助等一系列制度發展和完善,最終健全少年司法保護體系。
其三,積極探索未成年人犯罪審判的新措施、新方法。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情況、新特點,我們充分運用審判職能,在對失足未成年人的挽救和預防重新犯罪方面,逐漸摸索和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此列舉一、二,供大家交流學習。
(1)推行“圓桌”審判。在開庭審理過程中,將控、辯、審三方同處一個審判圓桌,在控辯式審理中融入說理式審理,對被告人訊問時使用專用語言,態度溫 和,關愛與嚴肅并重,明之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親,消除未成年被告人恐懼和對抗心理,用通俗的語言對被告人進行法制教育,促使其真誠悔罪,認罪伏法。
(2)開展“庭審進校園”活動。寓教于審,讓學生零距離接受教育,以案說法。在未成年被告人自愿的前提下,選擇適當案例將審判“搬”進校園,請學生參加 旁聽,庭審后再結合具體案例進行法制教育,這種直觀生動的法制教育形式,使學生明白什么是犯罪,犯罪后將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怎樣做一名遵紀守法公民等 等,這種特殊的法制教育,改變了以往教科書單一枯燥的說教面孔,達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的目的。
(3)推行“調查、回訪、幫教”制度。將未成年 被告人在審判前、審判中、審判后的表現情況全面記錄在案卷中,依靠各方-力量跟蹤回訪、考察幫教,落實幫教措施,預防重新犯罪;對在自由環境中的未成年被告 人(包括免刑、緩刑的失足少年),聯合家庭、學校、社區,共同關心,共同幫教。
(4)建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網絡。以法院為軸心,聯合學校、社區、機關各有關部門,建立法制教育宣傳平臺,構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網絡,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北京房產律師,北京刑事律師,北京房地產律師,北京刑事辯護律師,北京律師事務所,北京豐臺律師,北京海淀律師,北京朝陽律師,北京西城律師,北京東城律師。???????????????????????????????????????
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工作,對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教育和挽救了一批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我們呼吁在 建立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構建未成年人法律體系的同時,要充分運用和發揮審判職能,加強調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把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 效,為不斷健全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為堅持依法治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證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部隊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2夫妻分居協議怎么寫?
2020-12-02家暴離婚律師怎么收費
2021-01-22在中國離婚率原因有哪些
2020-11-11單方起訴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0離婚了還能復婚嗎?
2020-11-12打離婚官司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新婚姻法離婚房產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1-01-06介紹醫學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0-11-08怎樣變更監護權
2020-12-27非婚生子女變更撫養權應該怎么做?
2020-11-21要求增加撫養費起訴狀
2020-12-31探視權起訴狀如何寫,探視權糾紛起訴狀范文
2020-11-16非婚生育可以享受產假嗎
2021-02-24移民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1-07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7如果女方提出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12婚姻法關于軍人離婚財產分割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11離婚如何分割按揭房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