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已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能力,在對方未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擔保之前,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義務。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具體來說,不安抗辯權的發生條件如下:
(一)須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二)先履行義務方的履行期限屆止。
不安抗辯權是為有先后順序的雙務合同中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設置的權利,通常情況下,如先履行方屆期不履行義務,會構成違約,但在自己應獲得的對待給付存在不能實現的風險的情況下,先履行義務方才有權中止履行自己的義務。
(三)后履行義務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可能。
這是不安抗辯權的實質性要件,即后履行義務方存在令先履行義務方"不安"的情形:
①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表明其財務狀況陷入困境,履行合同的財產基礎已經喪失或即將喪失。如產品積壓、原材料供應不足、資金鏈斷裂、工人罷工、停產、宣布重整或破產。
②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轉移資產、抽逃資金將導致后履行義務方的資產質量下降,償債能力減弱或喪失償債能力,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下降或喪失,同時也顯示出其無履行的誠意。
③喪失商業信譽。喪失商業信譽說明其已不值得信任,其能否誠信經營、認真履約的態度令人懷疑,將使先履行義務方的對待給付能否得到清償處于不確定狀態。
④其他情形。如被吊銷營業執照、專業許可證等。
先履行義務方行使不安抗辯權,應以明示的方式通知對方。同時,先履行義務方負有舉證義務,必須提供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義務方發生了令其"不安"的情況,如先履行義務方沒有確切證據便中止履行合同,便構成違約,需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不安抗辯權非永久抗辯權。先履行義務方行使不安抗辯權,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義務。如果后履行義務方提供了適當的擔保,不安抗辯權消滅,先履行義務方應恢復履行。如果后履行義務方在合同期限內未恢復履約能力,也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履行義務方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夫妻自愿離婚協議書是怎么寫的
2021-01-13女方提出離婚協議書需要要注意什么?
2020-11-30辦假離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5婚后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22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0-12-28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6一方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自愿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1-19離婚協議書的格式怎么寫,離婚協議范本
2021-03-19訴訟離婚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怎么寫離婚訴訟書?
2020-11-24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夫妻離婚小孩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0-12-25監護人證明哪里開您知道嗎?
2021-01-21子女撫養權答辯狀范文怎么寫
2021-03-19撫養費給付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2-03未婚生子罰款是多少
2021-02-05變更孩子的監護權的法律程序?
2021-02-05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是有哪些
2021-01-21南京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