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違約金的規(guī)定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197人看過

合同法

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9〕5號,2009年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2次會議通過,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五、違約責任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后的違約金數(shù)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后,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法釋〔1999〕8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已于1999年1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42次會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1999年2月16日起施行。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998〕粵法經一行字第17號《關于逾期貸款如何計算利息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對于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中國人民銀行調整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時,人民法院可以相應調整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參照中辦民銀行1996年4月30日發(fā)布的銀發(fā)〔1996〕156號《關于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通知》的規(guī)定,目前,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可以按每日萬分之四計算。本批復公布后,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案件中有關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問題,按照本批復辦理。本批復公布前,已經按我院1996年5月16日作出的法復〔1996〕7號《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應當依據(jù)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審結的案件不再變動。

此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法發(fā)〔2009〕40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xiàn)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當?shù)貙嶋H,認真貫徹落實。

二○○九年七月七日

人民法院決定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作出判決的,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通知》(法〔2009〕165號)的要求,嚴格履行適用情勢變更的相關審核程序。

二、依法合理調整違約金數(shù)額,公平解決違約責任問題

5、現(xiàn)階段由于國內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和影響,民商事合同履行過程中違約現(xiàn)象比較突出。對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所約定的過分高于違約造成損失的違約金或者極具懲罰性的違約金條款,人民法院應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等關于調整過高違約金的規(guī)定內容和精神,合理調整違約金數(shù)額,公平解決違約責任問題。

6、在當前企業(yè)經營狀況普遍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對于違約金數(shù)額過分高于違約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的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堅持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的違約金性質,合理調整裁量幅度,切實防止以意思自治為由而完全放任當事人約定過高的違約金。

7、人民法院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調整過高違約金時,應當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形,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為基準,綜合衡量合同履行程度、當事人的過錯、預期利益、當事人締約地位強弱、是否適用格式合同或條款等多項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綜合權衡,避免簡單地采用固定比例等“一刀切”的做法,防止機械司法而可能造成的實質不公平。

8、為減輕當事人訴累,妥當解決違約金糾紛,違約方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無效或者不構成違約進行免責抗辯而未提出違約金調整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就當事人是否需要主張違約金過高問題進行釋明。人民法院要正確確定舉證責任,違約方對于違約金約定過高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非違約方主張違約金約定合理的,亦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合同解除后,當事人主張違約金條款繼續(xù)有效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合同法第九十八條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

三、區(qū)分可得利益損失類型,妥善認定可得利益損失

9、在當前市場主體違約情形比較突出的情況下,違約行為通常導致可得利益損失。根據(jù)交易的性質、合同的目的等因素,可得利益損失主要分為生產利潤損失、經營利潤損失和轉售利潤損失等類型。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等買賣合同違約中,因出賣人違約而造成買受人的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于生產利潤損失。承包經營、租賃經營合同以及提供服務或勞務的合同中,因一方違約造成的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于經營利潤損失。先后系列買賣合同中,因原合同出賣方違約而造成其后的轉售合同出售方的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于轉售利潤損失。

10、人民法院在計算和認定可得利益損失時,應當綜合運用可預見規(guī)則、減損規(guī)則、損益相抵規(guī)則以及過失相抵規(guī)則等,從非違約方主張的可得利益賠償總額中扣除違約方不可預見的損失、非違約方不當擴大的損失、非違約方因違約獲得的利益、非違約方亦有過失所造成的損失以及必要的交易成本。存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欺詐經營、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當事人約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以及因違約導致人身傷亡、精神損害等情形的,不宜適用可得利益損失賠償規(guī)則。

11、人民法院認定可得利益損失時應當合理分配舉證責任。違約方一般應當承擔非違約方沒有采取合理減損措施而導致?lián)p失擴大、非違約方因違約而獲得利益以及非違約方亦有過失的舉證責任;非違約方應當承擔其遭受的可得利益損失總額、必要的交易成本的舉證責任。對于可以預見的損失,既可以由非違約方舉證,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據(jù)具體情況予以裁量。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商事審判中規(guī)范違約金調整問題的意見

滬高法民二〔2009〕13號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

為正確審理涉及違約金調整合同糾紛案件,進一步規(guī)范法官在違約金調整方面的自有裁量權,統(tǒng)一全市法院商事法官的裁判思路,針對合同糾紛案件中違約金數(shù)額“過高”認定和處理方面遇到的問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及《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guī)定,高院民二庭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如下意見:

一(違約金調整程序的啟動原則)對于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未經當事人明確請求,法院不主動依職權進行審查和作出是否調整的裁判。

二(擔保人提出調整請求的處理與法院釋明)訴訟中違約方未提出調整請求,但擔保人提出明確請求的,法院亦應當進行審查。法院要注意就當事人是否需要主張違約金過高進行釋明,具體釋明方式可參照《商事法官釋明百問》第二十五條的相關規(guī)定。

三(對當事人調整違約金請求進行審查的基本要求)當事人明確提出違約金調整請求的,法院在審查中要注意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法審慎作出違約金數(shù)額過高的認定,合理調整違約金數(shù)額,公平解決違約金責任問題。

四(當事人提出調整違約金請求的程序階段)當事人認為違約金過高的,應當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向法院提出,法官在審理中應當注意釋明。

當事人一審到庭但未提出違約金數(shù)額過高的調整請求,而在二審期間提出的,法院不予審查,但是當事人提出新的證據(jù)的除外。

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庭審,在二審期間提出違約金數(shù)額過高的,法院不予支持。

五(對當事人主張調整違約金的方式的審查)對于當事人主張調整違約金的方式,法院在訴訟中應當注意審查當事人是否通過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形式提出,或者在庭審、調解過程中以口頭方式提出。

六(主張調整違約金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要求)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的,應當提供違約金約定缺乏公平性的相應證據(jù)。

七(被主張調整違約金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要求)被主張調整違約金一方當事人否認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認為約定公平合理的,在主張調整違約金一方當事人提供相應證據(jù)后,也應當舉證證明違約金約定的合理性。

八(認定違約金“過高”時的考量因素)法院依據(jù)《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判斷違約金是否過高時,要避免簡單采用固定比例的“一刀切”的認定方式,應當依照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形,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為基準,綜合考量以下引述:(1)合同履行程度;(2)違約方的過錯程度;(3)合同的預期利益;(4)當事人締約地位的強弱;(5)是否適用格式合同或條款;(6)當事人是否已在訴請中對違約金進行減讓;(7)違約金計算的基數(shù);(8)法官根據(jù)具體案件認為應當考量的其他因素。

九(實際損失無法計算時的調整標準)守約方的實際損失無法確定的,法院認定違約金過高進行調整時,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在綜合考量違約方的惡意程度、當事人締約地位強弱等因素的基礎上,可以參照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四倍的標準進行相應調整。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合同糾紛案件違約金適用問題的指導意見

(2005年4月30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22次會議討論通過)

為正確審理合同糾紛案件,規(guī)范法官對違約金的適用,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結合審判實踐,就違約金適用的有關問題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第一條 合同法施行前依法成立的合同發(fā)生糾紛,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違約金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1、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司法解釋具體規(guī)定了違約金的計算標準的,依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執(zhí)行,當事人在合同中另行約定違約金的,應確認無效。

2、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司法解釋規(guī)定了違約金的比例幅度,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該比例幅度的,超出部分無效。其中高于法定比例幅度的,按照法定的最高限執(zhí)行;低于法定比例幅度的,按照法定的最低限執(zhí)行。

3、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司法解釋未規(guī)定違約金,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計算標準或者具體數(shù)額的,應當承認其效力。

第二條 合同法施行后依法成立的合同發(fā)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當事人在合同中未約定違約金或者雖約定違約金但未明確計算標準和具體數(shù)額的,守約方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守約方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第三條 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一方不完全履行、不適當履行須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外,未明確約定違約方仍須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的,守約方既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又要求繼續(xù)履行的,如果符合履行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一方不履行合同應向另一方支付違約金的,未明確約定違約方仍須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的,守約方要求違約方在支付違約金后,又要求違約方繼續(xù)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條 當事人在合同中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守約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但不能要求違約方既支付違約金又支付定金。

第五條 當事人在合同中僅選擇違約金作為違約責任方式,未約定賠償損失的,應按照違約金的約定執(zhí)行。違約金不足以補償損失的,守約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但增加的部分以彌補實際損失金額為限。

第六條 當事人在合同中同時約定違約金和賠償損失的,守約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如果約定的違約金低于實際損失的,對于不足部分可以請求賠償損失;如果約定的違約金高于實際損失的,對于守約方要求賠償損失的請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七條 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方除應賠償全部損失外,還應以違約金對其懲罰,守約方在獲得全部損失賠償后,又向違約方主張違約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八條 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如果可以計算出實際損失的,約定的違約金超過實際損失一倍以上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適當減少。如果不能計算出實際損失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準予適當減少違約金:

1、約定的違約金超過合同標的總價款的;

2、租賃合同承包合同約定違約金超過兩年租金或者承包金的;

3、合伙、聯(lián)營合同約定的違約金超過投資總額30%的。

4、其他需要減少違約金的情形。

第九條 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或者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要求增加或減少的,應當書面提出請求,未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不得直接調整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數(shù)額。

第十條 在合同合法成立的情況下,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雖然低于或者高于實際損失的,但當事人未要求增加或者減少違約金數(shù)額,而以合同約定無效作為訴訟請求或者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釋明,由其決定是否提出增加或者減少違約金的請求。

第十一條 本指導意見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不一致的,以法律、行政法規(guī)、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劉壯志

劉壯志

執(zhí)業(yè)證號:

14108201510537229

河南懷川律師事務所

簡介:

河南蒼穹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壯志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百科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