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保險人依法需要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下,第三人一旦提出請求,保險事故即確定發生。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是否需要承擔責任依賴于事后的認定,只有事后認定被保險人依法應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才能推知保險事故先前即已發生。
一般情形下,也只有在被保險人依法需對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這一事實得到確認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去認定被保險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已經發生”。
所以交強險被保險人的索賠訴訟時效應在需向第三人負賠償責任的事實得到確認之后才能起算。
而對被保險人來說,即便在需向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事實得到確認之后,仍不足以使其對保險人的賠償請求權處于可以行使的狀態,而必須待被保險人對第三人需支付的具體賠償數額確定之后,才可行使。因為在具體賠償數額確定之前,被保險人向保險人行使賠償請求權并無具體的內容,保險人不可能也無法依該請求支付保險賠償金。
因此,被保險人向保險人行使賠償請求權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已經確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被保險人需要向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已經確定被保險人需要支付的具體賠償數額。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被保險人的索賠時效從被保險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開始計算,但如前所述,在具體賠償數額確定之前,被保險人事實上無法向保險人行使保險賠償請求權。如此,必須對保險法所規定的“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兩年”作出解釋,而不能只是拘泥于文字表述。
眾所周知,設立訴訟時效制度是為了通過懲罰權利上的睡眠者,督促權利人盡快行使權利,以維護權利秩序的安定,其規制的是權利能行使而怠于行使的現象。因此,在起算訴訟時效時,必然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權利人的權利已經處于可以行使的狀態,我國保險法對被保險人索賠時效起算點的規定也必然暗含了這樣一個前提,那就是“被保險人對保險人的賠償請求權已經可以行使”,否則,在被保險人還不具備行使請求權的現實條件時就計算訴訟時效,顯與時效制度的本旨相違背。
所以,保險法規定的“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兩年”應理解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且保險賠償請求權可以行使之日起兩年”。
據此,交強險中被保險人向保險人的索賠時效應從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應承擔的賠償數額具體確定之日起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16進行離婚協議公證應該注意什么
2020-12-09分居后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31協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
2021-02-20離婚糾紛判決書范本
2021-01-27協議怎樣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哪些證件
2020-12-29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
2021-01-09子女撫養權變更條件有哪些
2021-03-07法定監護人怎么確定,法定監護人公證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法定監護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30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不給錢可以嗎,起訴書怎么寫?
2021-02-09變更撫養權起訴狀范文
2021-03-19監護人證明哪里開具?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0-12-05云南省單獨二胎政策
2021-02-01離婚孩子撫養權問題怎么解決
2021-03-24山東二胎新政策什么時候實施?
2020-12-30被撫養人生活費如何取得
2020-12-16《民法典》房產分割問題有什么規定
2021-03-24新婚姻法關于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9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27